企业ESG表现颇受投资者关注,提升企业ESG表现以提高竞争力也逐渐形成共识。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方式,股权激励如何促使高管提升企业ESG表现?为了研究这一问题,本文选取2008—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业绩型股权激励及其行权条件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业绩型股权激励显著提升企业ESG表现。当高管任期较长时,这一关系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行权业绩考核越难、行权等待期越长越有助于提升企业ESG表现,但行权有效期不影响企业ESG表现。上述研究结论有助于企业完善高管股权激励的契约结构,促进企业ESG表现的提升。
从定位及规则角度看,科创板最显著的标签就是企业的科创属性。企业在上市时,应把握各板块特点,识别适合发行人的属性,找准公司上市定位,以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联想集团申报科创板上市为例,分析其科创投入与科创属性、高管薪酬治理,探究其上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其他红筹企业回归A股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本文以A公司为案例,探索财务数智化对商业分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①财务数智化通过数据分析和智能工具应用实现信息提供效率和质量提升,使商业分析从信息提供者变为决策过程参与者,实现了商业分析目标的优化;②财务数智化通过推动企业对财务数据的挖掘以及财务与业务部门的融合,促使商业分析从单一财务维度模型转变为多维度模型;③财务数智化通过增强企业对历史数据、实时数据以及未来趋势的分析和预测能力,从业务背景理解、样本选取制定、数据偏差处理和分析结果应用四个方面提高商业分析的整体质量。本文丰富了财务数智化经济后果的研究,亦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利用数智化技术优化商业分析的实践指导。
企业战略环境深刻改变着企业的运营与决策,对企业内部的成本管理有重要影响,即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等企业战略环境影响着企业成本粘性。本文基于PEST分析框架,综述了企业战略环境对成本粘性影响的相关文献。随着数智时代的到来,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数智技术将革新企业内部成本管理,本文因此提出了未来成本粘性可深入研究方向。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数据资产价值的估量显得日益重要。本文采取AHP(层次分析法)—收益法和实物期权模型对典型案例企业腾讯公司进行了数据资产估值研究,考虑了腾讯公司数据资产的当前价值和未来收益,评估结果符合企业价值发展趋势。从案例评估结果来看,其评估方法在现实中具有一定的可复制性与可操作性。
投资项目经济性评价是可行性研究的核心内容,也是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做好投资项目经济性评价既需要扎实的财务功底,也离不开深厚的产业积累。本文以光伏电站为例,从经济性评价的分析框架入手,结合光伏行业的政策要求、成本结构、技术趋势,围绕基本内涵、测算方法和价格走势等关键问题,深入分析了影响项目投资现金流量的核心要素,总结了光伏行业的发展前景,为光伏产业投资人做好光伏电站经济性评价和投资决策提供参考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