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是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以A企业为研究对象,讨论了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的考核导向、考核指标、目标值以及考核结果应用,并对考核制度的逻辑内涵进行了解读。针对考核制度中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的制度设计,本文从考核指标与公司战略的关联性、考核指标的分解体系、目标值设定的逻辑偏差、考核与控制的协调、考核得分的上下限约束以及任期考核的激励作用六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讨论。
【摘要】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背景下,数据驱动成了完善财务管理体系的重要抓手,而统一底层架构、流程体系、数据规范,是实现数字化转型不可或缺的基石。为此,NY集团通过会计标准化建设规范财务数据标准,统一业财数据流程,构建财务数据仓库,以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本文重点介绍了NY集团会计标准化体系的建设原则和建设路径,通过对NY集团多个领域业财联动、深化标准化体系的应用进行详细分析,归纳总结出会计标准化体系实施成效,以期提供一条财务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路径。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推进的背景下,颠覆式技术创新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本文以2010—2021年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领先型创新战略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实施领先型创新战略能够降低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进一步分析基于公司特征、行业特征与市场特征的视角,检验领先型创新战略影响债务融资成本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在创新领域分散、公司规模越大、处于高新技术行业、环境不确定性越低的企业中,领先型创新战略对融资成本的影响更显著。本文为树立企业实施领先型创新战略、发展颠覆式创新的信心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创新战略;债务融资成本;颠覆式创新;创新专利
伴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技术逐渐应用于企业生产经营、战略决策等各个环节,从而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变革与提升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本文基于2007—2020年度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高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机制检验发现,缓解信息不对称和管理者短视是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要点。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在大规模和代理冲突较严重的企业中更为明显,且底层技术研发和数字技术应用对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提升均有积极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为政府大力发展数字化产业、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提供了经验证据,而且为优化企业运营决策提供了重要解决路径。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信息披露在资本市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选取2016—202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ESG相较于CSR信息披露对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相较于CSR报告,企业披露ESG报告提升了股价同步性、降低了股价信息含量。动机分析表明,在受公共危机冲击期间以及重污染企业当中,披露ESG报告对股票信息含量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表明部分企业对ESG报告的披露可能存在掩盖盈利波动或者应对“绿色压力”的掩饰性动机。治理机制分析表明,相较于披露CSR报告,披露ESG报告对企业股票信息含量的抑制作用,在聘请第三方机构鉴证、交叉上市和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企业中不显著,表明第三方机构鉴证和参与国际投融资活动有助于提升企业ESG报告披露的信息透明度和真实性,减少ESG报告披露对股价信息含量的负向影响。本文有助于比较CSR报告与ESG报告披露的经济效果,并且对进一步提升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文在财政部关于数据资产入表等相关规定基础上,概要介绍我国数据资产管理与核算的两个案例,融合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知识要点,探索了细颗粒度视角下的数据资产闭环管理框架,剖析了数据资产识别、计量、核算与管理四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谨慎识别、成本计量、精细核算和闭环管理的基本主张。本文的观点丰富了数据资产管理的理论,为数据资产管理实践提供了新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