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资产运营模式与数智化管理赋能——基于珠海万达商管的案例研究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以来,产业分工变得越来越细致,大多数的企业生产活动需要不同企业之间的合作来完成。其中,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的企业,凭借低投入高收益的特征脱颖而出,苹果、腾讯等就是典型代表企业。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追逐轻资产运营模式。相对于重资产运营模式,轻资产运营模式具有现金储备高、存货和负债占比低、注重企业人力资源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的企业具有更高的风险承担能力。但不同行业或企业具有不同的运营情况,因此需要根据其实际情况选择差异化的轻资产运营模式,并且应当匹配相应的创新管理体系以服务轻资产运营模式。
珠海万达商管是一家典型的轻资产运营模式企业。它采用委托管理模式以及收益分成型租赁经营模式进行运营,是目前商业地产类企业中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的成功案例。但是,对于珠海万达商管来说,它在运营过程中的亮点不仅是采用了轻资产运营模式,而且具有创新性的数智化管理体系。该数智化管理体系服务于珠海万达商管的收入、成本、管理三个方面,为企业的轻资产运营提供了强大支撑,两者共同作用使得企业价值提升。因此,本文希望通过探究珠海万达商管如何将数智化和轻资产运营模式进行结合,挖掘其成功路径,并为其他企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本文在梳理了轻资产运营模式以及数智化运营的相关研究之后,以珠海万达商管作为案例,根据其招股说明书等资料以及相关理论,率先构建了商业物业类企业中以委托运营管理和收益分成型租赁为业务模式的轻资产运营模式框架,然后结合珠海万达商管分析了其轻资产运营的特征以及数智化管理体系中的主要运营工具,并由此构造了数智化运营赋能企业轻资产运营模式的作用路径。通过研究发现,商业地产企业将数智化嵌入收入、成本、管理环节,能够帮助企业在客户服务体验、管理及人力成本、运营规划等方面提升,从而有效帮助企业实现企业价值的提升。本文通过对珠海万达商管案例的分析,凸显了轻资产运营模式和数智化管理体系结合对企业价值提升的助力,在理论上丰富了轻资产运营模式的相关理论逻辑以及数智化管理体系的相关研究,在实践上为实现轻资产运营模式企业的个性化提供了更多的实操启示。
二、文献综述
(一)轻资产及其运营模式
目前,学术界对轻资产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大部分学者认为,轻资产是一个相对概念,对比于固定资产等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的重资产,轻资产占用资金少,包含了经验、品牌、客户关系以及人力资源等(孙黎 等,2003)。轻资产运营模式最开始是由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提出的,其认为企业可以将生产等环节外包,而注重于技术、服务等方面,利用低成本获得更多收益。目前,有学者从不同方面探究了轻资产运营的影响因素。例如,有学者基于A股上市公司研究发现,改善营商环境能够通过提升研发能力以及营销能力,对轻资产运营产生促进作用(周泽将 等,2020)。
企业如果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一般会呈现以下特征。①拥有较高的现金储备,现金流比较充足。②存货以及设备、厂房等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重较低。③应收账款占比较低,回款能力较强。④负债较少,且其中包含较多的无息负债,企业更偏向于利用赊购方式进货(戴天婧 等,2012)。
在目前的研究中,多数学者认为轻资产运营模式能够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好处。比如,针对企业应对风险方面,轻资产企业所具有的高现金储备、低固定资产和负债等特征,使得其缓解了内部融资约束,提升了风险承担能力(周泽将 等,2020)。针对企业价值方面,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企业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能提升企业价值。有学者发现,企业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可以通过减小企业业绩波动或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价值提升(邵志高 等,2019;周泽将 等,2020)。针对研发投入方面,有学者利用凝聚式层次聚类法,发现轻资产运营模式能够帮助企业提高研发投入绩效,并且轻资产特征越明显的企业,其研发绩效越高(朱卫东 等,2022)。但有学者对一些研究结论持怀疑态度。例如,有学者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研究发现轻资产运营模式和企业利润率之间并无关联(王智波 等,2015)。还有学者发现,轻资产化程度并不能一直促进企业的成长,而是与其之间呈现出倒U型关系,也就说,只有在一定的程度范围内,才会出现轻资产越多企业成长性越好的现象,而当企业的轻资产化超出该范围之后,反而会抑制企业的成长(陈银飞 等,2022)。由于轻资产运营模式是一种“低”财务投入、“小”资产规模、“轻”资产形态、“重”知识运用、“高”投资效益的企业商业模式,所以相较重资产运营模式,当下更受新兴公司和技术公司青睐。同时,有学者认为,相较于重资产运营模式,轻资产运营模式面临间接融资方式受限、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示范作用带动地方经济、转型节奏难以把握、与当下财务管控和评价体系不匹配等问题(汤谷良 等,2016)。所以,轻资产运营模式与传统重资产运营模式孰优孰劣,不能简单判定。
综合已有文献来看,目前的大多数研究局限于探究如何影响轻资产运营模式或者轻资产运营模式对于企业发展的作用路径,少有文献将其他的管理方式与轻资产运营模式结合来探究两者如何共同作用以促进企业的发展。
本文摘自《管理会计研究》2024那年第5期,购买纸质刊请点击本链接至微店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