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为突破服务业企业高成本低效率难题,在积极服务好国家战略的过程中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创新成本精益核算方法,从标准工时角度突破服务型企业混用成本分摊难题,并以精益成本核算为重要发力点,打通“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层级、全环节成本管理链路,构建了以“聚焦成本实质、引领价值创造”为目标的精益化成本管理体系,进一步驱动业财融合,丰富了服务型企业精益管理研究,并为大型企业集团与服务型国有企业精益化成本管理积累经验。
私募股权投资作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促进企业战略转型升级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高瓴资本投资百丽为例,探究私募股权投资驱动传统企业实施战略转型、实现价值创造的具体机制。研究发现,在高瓴资本的指导下,百丽在强化品牌战略、推动全渠道融合发展及深化垂直一体化价值链的新战略方向上持续发力,推动了品牌价值内涵、运营效能体系、价值创造能力的全方位提升。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企业加快绿色转型成为重要议题。ESG与企业绿色转型的目标高度契合,但评级机构间的ESG评级分歧可能对企业绿色转型产生影响。本文以2015—2023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ESG评级分歧与企业绿色转型的关系,以及内外部协同治理对二者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ESG评级分歧能激励企业加快绿色转型,该作用因所属地区、企业规模、行业特征而呈现异质性;内外部协同治理发挥着正向调节作用;以内外部协同治理为门槛变量,二者关系呈现非线性特征。本文拓展了ESG评级分歧、企业绿色转型的相关研究,并为促进企业绿色转型提供新思路。
稳定的高管团队既可能是创造企业价值的关键力量,又可能是导致企业代理冲突加剧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现金流视角验证了高管团队稳定性与现金持有水平的正相关关系,以及这种相关关系对于公司价值的提升作用。研究发现,高管团队稳定性显著提高了企业现金持有水平,这种提高作用主要通过增加经营现金比例和提高内部控制质量以及降低代理成本实现。进一步研究发现,高管团队稳定性与现金持有水平的正相关关系可以显著提升公司价值,并且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会受到一些企业特征的影响,即在年轻企业、小规模、家族企业中高管团队稳定性与现金持有水平的正相关关系更显著。异质性检验表明,当高管团队呈现高性别异质性、高年龄异质性时,高管团队稳定性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促进效用更加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丰富和补充了现有文献,而且对于提高上市公司资金使用效率和更好地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推动基础产业技术进步对培育新质生产力、提升国际竞争优势的作用日益突出。外源式引进作为中国曾采取的技术进步策略,进入新发展阶段后是否依然适用,是具有战略性价值的时代之问。本文以首次大规模引进国外制镁设备的盐湖股份为案例研究对象,运用比较优势理论,从博弈竞争的视角分析新发展阶段关键基础领域是否适宜通过外源式引进实现技术进步。研究发现,盐湖股份通过外源式引进国外设备并高额举债建设镁板块综合利用项目,但项目历时十余年仍未实现量产,并最终因技术瓶颈计提巨额资产减值。这导致盐湖股份资不抵债,申请破产重整,并被迫剥离镁板块综合利用项目。分析表明,外源式引进并未引入实质技术,设备本身存在适配缺陷和技术瓶颈。进一步分析发现,盐湖股份外源式引进失败限制了关键基础资源利用、延误了基础产业“做大”、阻碍了基础产业“做强”。比较优势理论表明,新发展阶段国际竞争的全面展开使先发主体更注重维护技术差距、限制核心技术输出。外部主体的技术保护是除代理问题和政策性负担外影响承担关键基础领域的国有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因素。仅依靠外源式引进在新发展阶段对于关键基础领域已难以适用,自主研发是当前实现技术跃迁的必要路径。本文为破解
企业绿色创新是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对于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至关重要。本文沿着“企业绿色创新发展历程——企业绿色创新影响因素——企业绿色创新经济后果——未来研究展望”这一整合性分析框架,系统地梳理和总结了关于企业绿色创新的动因及实施效果。首先,本文从理论上溯源了企业持续推进绿色创新的背景,梳理了企业绿色创新的演进历程,同时结合中国经济市场的制度特征,主要从政府、组织、社会、技术等维度讨论企业绿色创新的关键因素。其次,从企业业绩、ESG表现、企业竞争力、经济发展水平等角度,对企业绿色创新的经济后果进行了深入梳理,揭示了绿色创新对企业及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最后,从研究目标、研究方向、外部环境、作用机理等多个视角提出企业绿色创新领域的研究展望,以期推动企业绿色创新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不断深化。
本文以2013—202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投资者关注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投资者关注能显著提升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机制检验发现,投资者关注通过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吸引分析师跟踪,进而提高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异质性分析发现,在重污染行业、高管薪酬激励低、媒体关注度高的公司中,以及企业所处环境不确定性较高的情况下,投资者关注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作用更强。
随着数智化时代的到来,企业的融资方式发生了变化,各种创新融资工具模糊了股权与债权的边界,当前企业已经不再依靠传统的股权与债权二分法进行融资。以新能源汽车公司蔚来和极氪为例,蔚来在上市前发行了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而极氪在上市前发行的是可转换优先股,这种差异反映了企业风险不同,即从普通股到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等融资工具的演变,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风险与收益关系的改变。进一步,本文以2021年在港股上市的公司为样本,检验发现发行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公司具有经营情况差、资金需求量大、历史短和股权较分散的特征。这些公司的上市业绩也较差,上市压力是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本文为理解数智化时代新兴融资工具的运用及经济后果提供了新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