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僵尸企业作为反映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负向维度,以2019年第五次修订业绩考核制度构造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高质量考核是否会促使国有企业去僵尸化,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研究发现,该办法实施后,僵尸企业在中央企业中发生的可能性明显降低;其作用路径在于提高企业的自生能力,同时也能阻断一部分来自银行的不当救助,其内在机理在于降低了第一类代理成本;异质性检验表明,该治理效果在营商环境差的地区更为显著,尤其是中西部内陆地区,以及充分竞争的商业Ⅰ类企业中。
数据治理是为了确保数据资源潜在价值得以有效发挥而实施的一系列管理活动,贯穿数据资源价值实现各个阶段,是数据要素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本文对我国企业数据治理能力展开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当前我国企业数据治理能力整体不高;(2)员工丰富的数字化素养与良好的市场环境能够提升企业数据治理能力;(3)良好的数据治理能力能够有效降低企业数据资源资产化的预期风险,提升企业未来竞争力。本文研究有助于认识我国企业数据治理能力现实状况、影响因素及经济效应,对发挥数据资源的价值创造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环境保护议题及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持续升温,建立ESG表现与企业价值的关联机制,有利于推动企业转型和绿色发展。本文选取了2018年至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实证回归分析模型,发现ESG表现与企业价值之间存在的显著正向关联性,通过稳健性检验该结论依然可靠。通过异质性检验不同类型企业的ESG表现对企业价值影响效应差异化,结果显示非国有企业及非污染性企业在提升企业价值方面展现出了更为显著的成效。本文研究结论对企业ESG责任履行并提升其价值、推动企业实现绿色转型提供了借鉴意义。
数字经济是引领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引擎,给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国务院国资委提出要加快推进财务数智化转型,打造世界一流财务体系。本文以华润集团、国家电网、通威股份和中国移动四家集团企业为研究对象,从管理体系、数据基础、技术趋势和组织能力四个角度讨论了数智化技术与财务工作的逻辑关系,归纳和总结数智化财务体系的实践启示,为企业实施财务数智化转型提供理论指引。
中国石油财务工作紧紧围绕“建设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战略目标,贯彻落实国资委《关于中央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要求,以全集团统一的数据标准、流程规范为基础,强化总部的制度设计能力,加强对总部重点预算项目全过程管控,构建支撑战略、业财融合、闭环施策的预算管理体系,以此不断推进集团财务管理工作日趋精细化、数字化、智能化,有力支撑战略、科学决策、服务业务、防范风险和创造价值。本文对中石油集团全面预算管理的创新设计与实践进行了详细论述,并提出几点启示,希望能对我国中央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带来一些有益的参考。
OPM战略是我国整车制造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营运资本管理策略,且近年来实施力度不断加强。本文以比亚迪和吉利汽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两者OPM战略的实施情况以及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发现,不同的研发投入情况和面对价格战的应对策略使得OPM战略对比亚迪和吉利汽车企业绩效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此外,本文还选取了天汽模等四家比亚迪或吉利汽车的零部件供应商来进一步探究车企OPM战略的实施对供应商以及整个供应链的影响。研究发现车企的OPM战略会提高上游供应商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且不利于供应商的长期发展,同时也会降低整个供应链的稳定性,增大供应链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