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结合当前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导向,构建了引入ESG框架的Z-Score业绩评价模式,以弥补EVA评价中过于关注经济利润以及BSC评价中过于关注企业内部治理的视角局限性。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测度的关键综合业绩指标,在案例分析中证明了引入ESG框架后的业绩评价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必要性和合理性。在传统业绩指标评价模式的基础上引入ESG框架来进一步优化企业业绩评价体系,有助于企业培育或强化适应高质量发展的业绩观。
本文以2018—2023年我国沪深 A 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分析师关注如何影响企业现金持有水平,并进一步探究了其作用机制和经济后果。研究发现:①从总体看,分析师关注会提高企业现金持有水平;②分析师关注可以通过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影响企业的预防性动机,从而降低企业的现金持有水平;③分析师关注可以通过监督管理层的行为发挥治理效应,影响企业的代理动机,抑制超额持现带来的过度投资,促进超额持现带来的研发投入,从而影响企业的现金持有水平。综上所述,本文的结果表明,分析师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发挥治理效应途径,优化了企业现金持有行为,并提升了企业价值。本文通过分析师关注对企业现金持有的预防性和代理动机的影响,丰富了现金持有研究,揭示了分析师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信息中介和治理角色,并明确了现金持有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高管团队内部治理指高管团队中非CEO高管“自下而上”对CEO自利行为发挥治理作用。本文以2005—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非CEO高管独立性、治理动机与治理能力三个维度构建高管团队内部治理综合指标,并检验高管团队内部治理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团队内部治理能够促进企业创新,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在CEO短视动机较强时更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高管团队内部治理影响企业创新的机制主要是通过增加研发支出和优化研发项目选择,从数量和质量上提高企业创新水平。本文研究结论对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促进企业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在财政部关于数据资产入表等相关规定基础上,概要介绍我国数据资产管理与核算的两个案例,融合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知识要点,探索了细颗粒度视角下的数据资产闭环管理框架,剖析了数据资产识别、计量、核算与管理四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谨慎识别、成本计量、精细核算和闭环管理的基本主张。本文的观点丰富了数据资产管理的理论,为数据资产管理实践提供了新的路径。
本文以2008—2021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文本分析法有效识别企业的员工关爱文化,实证检验了员工关爱文化对企业劳动投资效率的影响效应及机制。研究发现,与不具有员工关爱文化的企业相比,具有员工关爱文化的企业劳动投资效率更低。进一步分析发现,员工关爱文化降低企业劳动投资效率表现为增加了劳动力过度投资。机制检验表明,员工关爱文化主要通过增加刚性雇佣和劳动力调整成本从而对劳动投资效率产生负面影响。异质性检验发现,当企业所处地区的劳动力市场发展水平低、所属行业竞争程度高以及所属产权性质为国有企业时,员工关爱文化对企业劳动投资效率的负向影响更显著。总体而言,本文发现员工关爱文化具有外部效应,对企业劳动力投资决策会产生负面效应,实践启示企业在发展企业文化战略时要注意资源配置策略。
越来越多的企业热衷于轻资产运营模式,本文以商业地产业中珠海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珠海万达商管)开展单案例研究,剖析了该公司对外招股说明书等公开资料,结合相关理论文献,提出了商业物业类企业轻资产模式的基本框架,结合案例说明了委托运营管理和收益分成型租赁的轻资产运营模式的主要特征。本文认为不同行业或企业应该有差异化的轻资产运营模式,而且轻资产模式还应该匹配管理体系的创新变革。本文研究发现案例企业的数智化管理,聚焦收入、成本、管理三个方面,主要在服务体验、客户画像、智能运营、数据分析规划等方面支撑企业轻资产运营模式,最终提高经营绩效与企业价值。这些结论既丰富了轻资产模式的理论逻辑和数智化支撑的管理方略,也为相关企业轻资产模式的个性化提供了实操性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