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应对日益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响应中央提升风险防范的要求,建立与战略目标相匹配的风险管理体系成为大型国有企业近年来的迫切诉求。本文以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信通产业集团”)在2019年建设的基于EVA的风险偏好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风险偏好体系的重要概念,详述风险偏好体系的机制形成过程以及核心模型的计量思路,总结风险偏好体系相较于传统风险分析体系的改进之处和管理价值,为国有企业风险管理转型提供启示性参考。
摘要:保险公司由于行业的特殊性等各种原因,普遍存在估值偏低的情况。本文以阳光保险集团为案例,结合当前的估值模型,针对寿险的长摊销特点和财险的短期性特点分别采用PEV模型和PB-ROE模型进行分部估值,结合未来市场环境和公司的发展战略,对公司未来的盈利数据进行合理预测,从而为保险公司估值逻辑提供有益参考。
【摘要】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国务院国资委已将中央企业2023年的主要经营指标从原来的“两利四率”调整为“一利五率”,并提出了“一增一稳四提升”的年度经营目标。本文从财务视角剖析国务院国资委修改和完善经营指标体系的意义。一方面,这有助于明确国企高质量发展方向,推动中央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另一方面,将价值因素纳入考核有助于构建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
摘要:本文构建了以偿债能力、研发能力等七个维度的科技型企业信用融资违约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熵值法测算指标权重,结合权重的赋值和改进的功效指数,形成对信用融资违约风险等级划分标准。研究发现,该评价体系可以反映企业的信用融资违约风险,尤其是研发能力和偿债能力指标是评价科技型企业违约风险的关键指标。该研究结果对推广科技型企业以知识产权、研发能力及创新管理能力为基础进行信用融资,推动普惠性金融政策、解决融资难问题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摘要】本文基于我国银保监会在2022年10月修订发布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为依据,探讨了《新办法》的出台背景、制度特征、政策要点与主要变化。新办法的实施必将对财务公司未来发展生深远影响。本文围绕观念认知、职能定位、业务范围、风险监管和公司治理等方面,站在企业集团与财务公司的双重视角,分析性提出了应对制度变革的具体措施,以期推进我国财务公司的高质量发展。
【摘要】员工持股计划具有缓解委托-代理问题、形成内部凝聚力降低离职率等积极作用。但也有很多企业的员工持股计划出现扭曲,成为少数内部人侵占外部小股东利益、巩固控股股东地位以及市值管理的工具。特别是近年来有较多企业实施“零元”员工持股计划,更是引起理论和实务界的争议。本文构思了一个“股票来源-激励比例-业绩考核目标”的分析框架,以吉祥航空为例分析这种低价员工持股计划的性质。面对客运需求锐减的挑战以及低成本航空市场份额扩大的机遇,吉祥航空积极推出“零成本”员工持股计划,希望利用分期解锁和业绩考核调动员工积极性。本案例探究吉祥航空推行该持股计划的逻辑和动机,剖析这种“零成本”员工持股计划对员工来说是激励还是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