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基于我国银保监会在2022年10月修订发布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为依据,探讨了《新办法》的出台背景、制度特征、政策要点与主要变化。新办法的实施必将对财务公司未来发展生深远影响。本文围绕观念认知、职能定位、业务范围、风险监管和公司治理等方面,站在企业集团与财务公司的双重视角,分析性提出了应对制度变革的具体措施,以期推进我国财务公司的高质量发展。
【摘要】员工持股计划具有缓解委托-代理问题、形成内部凝聚力降低离职率等积极作用。但也有很多企业的员工持股计划出现扭曲,成为少数内部人侵占外部小股东利益、巩固控股股东地位以及市值管理的工具。特别是近年来有较多企业实施“零元”员工持股计划,更是引起理论和实务界的争议。本文构思了一个“股票来源-激励比例-业绩考核目标”的分析框架,以吉祥航空为例分析这种低价员工持股计划的性质。面对客运需求锐减的挑战以及低成本航空市场份额扩大的机遇,吉祥航空积极推出“零成本”员工持股计划,希望利用分期解锁和业绩考核调动员工积极性。本案例探究吉祥航空推行该持股计划的逻辑和动机,剖析这种“零成本”员工持股计划对员工来说是激励还是福利。
【摘要】股权激励是实现经理人与股东激励相容、缓解代理问题的重要工具,但鲜有文献关注股权激励本身的结果,缺乏对其终止现象的系统性思考。本文以光峰科技2019~2022年的系列股权激励计划为研究对象,从委托代理理论的视角,分析其2019年股权计划终止的原因,以及光峰科技的系列措施和后续股权激励的变化。研究发现:首先,股权激励的终止并非由于过高的激励成本和业绩目标,新冠疫情和教育政策的变化可能是导致公司业绩不达标的主要原因;其次,股权激励终止后企业调整了后续的激励设计,体现为归属条件和激励力度的改变;最后,在股权激励“实施—执行—终止”期间,企业在良好的治理水平下稳定了团队并引进诸多高素质人才,在创新产出、社会责任方面也表现突出,即使股权激励计划终止也实现了股东财富的增加。本文的案例研究证明,在公司治理水平较好的前提下,股权激励计划的终止并不意味着必然失败,反而在执行期间达成了激励相容的既定目标,是维护股东价值的有力体现。
【摘要】2022年11月18日,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发布《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办法》,对商业汇票的分 类、承兑人要求、信息披露、违约责任等进行了重新定义,并明确了供应链票据是电子商业汇票。本文首先解析了票据新规的主要变化,提出票据新规对供应链金融的影响主要在于应收账款证券化与核心企业主导化。在此基础上,解构了票据新规时代企业在立足自身财务管理的基础上,构建产业链全局营运资本管理体系的主要路径。最后结合兵工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供应链票据的应用案例,分析了集团财务公司应该如何借助供应链票据重塑集团企业信用,助力上游企业的发展。
【摘要】RPA财务机器人可提高企业财务部门的运行效率,优化企业业务流程,受到众多企业青睐。但是企业在引入RPA的过程中,也出现过很多不成功的案例。本文在任务技术匹配理论指导下,通过对比分析T公司财务共享中心一项成功的RPA应用和一项失败的RPA应用,从任务特征、技术功能、个人能力三个方面总结了影响RPA适用性和使用绩效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适合引入RPA的具体应用场景以及提升RPA与财务处理任务适配度的改进措施。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智能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会计领域的诸多方面,在给人们生活带来种种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新的挑战。本文对智能技术在会计领域应用的伦理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试图摸索其在应用过程中可能带来的一系列伦理风险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规避和防范策略,以促进智能技术与伦理道德相统一,减少人们对智能技术应用隐患的担忧,从而使智能技术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促进企业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