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驱动下财务共享中心优化研究 ——基于TCL的案例分析

许汉友 施江南 案例 2025-09-12

一、引言

人类社会发展离不开生产力提升,随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生产力迎来转型升级机遇与挑战(任保平 2024)。当前,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正推动生产力体系结构性变革,2023年9月新质生产力”概念被提出。这一理论创新与会计领域数字化转型深度耦合,从人工智能应用到数据资产入表,政策体系构建改革框架,通过生产要素新质升级培育新型动力机制。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生产力,科技创新为其赋予了新的质态。学术界对本质内涵的研究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传统生产力的跃升与质态革新,以数字化、智能化重塑生产范式;二是生产力构成要素质变,马克思的劳动过程三要素理论被赋予新时代内涵;三是“新”与“质”的结合构成新质生产力的本质属性,“新”体现于要素、技术与组织模式的创新,“质”则指向高质量发展内核。在财务领域,新质生产力推动理论创新与体系重构,强调技术驱动、数据要素应用及实践路径与人才培养(张辉 等,2024;周文 等,2024;王国成 等,2024)。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在其驱动下从效率优化价值创造转变。当前关于财务共享中心的研究多集中于建设初期,缺乏对成熟期升级路径探讨,且新质生产力在企业实践应用研究稀缺,本文基于新质生产力驱动视角研究财务共享中心优化,将新质生产力理论引入成熟期财务共享中心,可解决效率瓶颈等问题,弥补了理论空白,拓展了应用边界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

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TCL”)作为最先实行财务共享中心的企业之一,稳定运行十余年,但业务扩张与高质量发展需求升级使其现有财务管理模式组织僵化等问题逐渐暴露。新质生产力以技术革命性突破为引擎,强调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与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其“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要求企业借助新一代技术及先进技术对生产流程、产品服务及运营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升Mittal et al.,2019)。然而,智能化转型亦对传统财务体系形成双重冲击:一方面,倒逼管理层组织架构重构,需构建新型财务生态;另一方面,财务人员需向复合型人才转型,以满足人机协同要求。这是企业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必然选择,也是财务领域迈向“数据价值创造”的关键路径。新质生产力推动财务理论全方位革新,以数据要素为关键驱动力,智能财务系统优化核算等环节,推动管理会计转向数据驱动同时还要求财务从传统核算向战略支持跃迁,企业构建数字化财务体系,培养复合型财务人员实现人机协同。

本文以TCL财务共享中心为研究对象,基于新质生产力理论的演进视角,从数据赋能、智能风控与决策增效三重维度,探讨智能化技术对财务共享中心优化路径的深层机制及理论意涵与现实价值,提出中国企业智能化升级策略,旨在为推动我国企业财务智能化转型、实现产业体系优化升级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本文可能的研究贡献在于:在理论视角上,将新质生产力理论引入财务共享领域,构建分析框架;在方法创新上,本文突破了以往研究局限,揭示TCL成熟型共享中心转型关键困境与优化机制,丰富了案例研究体系;在实践层面,通过构建“数据赋能—智能风控—决策增效模型,为企业构建新质特征财务共享中心提供了参考路径。


本文摘自《管理会计研究》2025年第5期,购买纸质刊请点击本链接至微店购买


......

本文为付费文章,更多精彩内容可付费()查看!
本文为付费文章,更多精彩内容可付费查看!
立即购买
本文为付费文章 您已购买成功!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