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员工持股计划具有缓解委托-代理问题、形成内部凝聚力降低离职率等积极作用。但也有很多企业的员工持股计划出现扭曲,成为少数内部人侵占外部小股东利益、巩固控股股东地位以及市值管理的工具。特别是近年来有较多企业实施“零元”员工持股计划,更是引起理论和实务界的争议。本文构思了一个“股票来源-激励比例-业绩考核目标”的分析框架,以吉祥航空为例分析这种低价员工持股计划的性质。面对客运需求锐减的挑战以及低成本航空市场份额扩大的机遇,吉祥航空积极推出“零成本”员工持股计划,希望利用分期解锁和业绩考核调动员工积极性。本案例探究吉祥航空推行该持股计划的逻辑和动机,剖析这种“零成本”员工持股计划对员工来说是激励还是福利。
摘要: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管理工具的预算管理也在发生巨大的变革。新的技术发展和管理诉求,客观上推动预算管理由“目标管理”向“业务赋能”转变、由“内容全面化”向“业务场景化”转变。目前“企业级”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已难以满足企业精细化管理、赋能业务发展等需求。在此背景下,本文从业务实践经验出发引入场景化预测概念,研究阐述了场景化预测在全面预算管理中的应用定位、应用场景以及应用路径,以期为企业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提供启发。
摘 要:随着大型商业银行集团化和综合化趋势日益明显,如何科学、精准地进行业绩分成已经成为日常经营管理的痛点。本文从工商银行业绩分成体系发展历程出发,详细阐述工商银行立体化分润体系(Multi-dimensional Performance Distribution System,MPDS)在业绩精准计量、降低运营成本、促进业务发展、助力业财融合、强化风险管控等方面如何助力集团高质量发展,最后对立体化分润体系未来应用方向进行了思考。
【摘要】本文以国内证券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为切入点,通过数据分析对资本化、机构化两大特征进行阐述。在行业趋势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目前证券行业面临的发展困境,围绕规模和效率两个方面分析了证券行业在扩表和提效上受到的制约。最后,综合趋势研判与问题分析,结合长江证券的实践探索,提出“三个能力、三大体系”财务管理建设纲要,以资源配置、资源整合、战略风控三大能力为核心,以科技赋能为驱动,以资金管理体系、管理会计体系、风险防控体系为抓手,推动财务工作更好服务于公司的经营发展。
摘要:集团公司对外披露和财务分析均以合并财务报表为基础。企业财务状况和债务挤兑应该更多是基于法律主体的议题。本文研讨的是以会计主体为主导的合并财务报表与甄别多元化经营集团的偿付能力和财务风险的相关性。本文首先分析了“会计主体”的合并报表和基于“法律主体”的债务责任的差异,然后从合并范围、分析对象、分析方法和分析内容四个方面提出多元化经营集团财务风险分析方法,最后以复星国际在2022年的“债务风波”为例进行验证。本文提出,由于多元化经营集团内存在不同的法律主体,合并财务报表反映的集团财务状况、偿付能力、债务风险通常具有模糊性甚至误导性。对于集团财务风险的分析应该以母公司和控股子公司等法律主体的财报为主,以合并财务报表信息为辅。
摘要:企业投融资能力是企业竞争能力的核心内容,不断提高投融资能力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任务。本文基于工程建设行业业务经营和投融资特征,超越现有财务分析视角的局限,综合考虑到行业项目投资周期长、资金占用高、回款慢、回报率不高等特点,从企业金融工具使用能力,资金使用和收回能力,利用产业链资金能力以及投入产出能力四大核心指标,构建了企业投融资能力评价体系,并通过工程建设行业企业的数据分析、系统评价、企业排名及对标等,说明了评价体系的具体应用。本文的研究不仅对建筑企业提升投融资能力提供了具体优化路径,同时对数字化技术模式下的合约现金流管理进行了创新探索,力图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本文对企业投融资能力的评价研究,是一项开拓性的工作,填补了工程建设行业投融资领域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