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对商业银行发行永续债问题开展专题研究。首先选用案例研究方法,以四家不同性质的上市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把银行永续债的融资成本与假定同等条件下发行的债权融资成本、股权融资成本进行对比,研究发现银行永续债融资成本整体低于股权融资,高于债券融资。继而对银行永续债发行后的融资效果进行分析,对比发行前后财务报表变化,得出永续债是银行补充资本充足性的有力工具,对商业银行资本质量、盈利能力、流动性指标都有改善作用的结论。最后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把银行永续债定价日作为事件日,进行市场反应研究。根据资本市场反应,得出投资者对不同类型银行发行永续债的反应趋势与反应强度不一致的结论,且市场对农村商业银行发行永续债反应更为积极,对股份制银行及国有商业银行反应较为平淡。
摘 要:我国企业在面对规模巨大的海外并购时,并购融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民营企业更是难上加难。本文以民营企业西王食品并购Kerr为主线,剖析西王食品海外并购融资方案的设计过程,分析此次并购中并购融资方式、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的关系和影响,试图评价其融资决策的合理性,希望为国内企业的跨境并购实践与融资方案设计提供启示。
摘 要:在媒体新技术的推动下,媒体融合成为媒体行业新的发展趋势,台网融合模式便是推进媒体融合的手段之一。在此背景下,F电视台通过其旗下电视频道A卫视与其旗下新媒体企业G公司的深度合作,在台网融合模式方面做出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业绩效果。基于实地调研方法获取的数据,运用绩效棱柱模型对G公司台网融合模式的绩效后果进行了综合全面的评价,得出如下结论:①G公司与A卫视通过台网融合模式的互补互助、资源共享,构建了“台主导网”“网反哺台”“台网平衡”的双平台一体共生的模式,形成了以双平台为核心的产业生态圈内部生产闭环,取得了良好的协同发展效应;②G公司台网融合模式的绩效棱柱模型的评价结果显示,用户维度的总体绩效水平较高,尤其是用户粘度和忠诚度较好;投资者、员工、供应商、政府及监管方的整体绩效评价也较好。上述结论可以为新媒体企业融合发展提供有益参考和经验借鉴。
摘要:财务共享自引入中国以来,经过近20年发展,逐步形成了符合中国商业环境要求和本土企业管理特色的财务共享管理模式。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发展及其在财务领域的深入应用,企业财务处理方式、财务管理模式将发生巨大变化,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价值、构建和运营方式等正面临新一轮的变革和升级。本文通过对财务共享中心发展趋势的分析,提出未来“无人财务共享”的概念,在此基础上针对无人财务带来的共享中心变革以及典型应用场景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财务人员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摘要:在实务中,财务共享中心建设、数字化智慧财务运营和财务BP岗位设置等模式均是业财融合的典型案例和应用方式。但对中小型企业而言,数据敛收、数据治理能力基础普遍较弱,适用于较大规模的BP模式又不能照搬借鉴。对于业财融合的落地,在中小型企业中有诸多困惑和操作难度。本文以A公司为例,阐述中小规模企业在业财融合方面的思考与实践,主要聚焦中小企业如何转变传统财务思维、如何解决财务信息滞后性和决策及时性的冲突、缓解业务与财务矛盾性,以及如何由准则导向、披露导向转化为合规前提下的业务导向、管理导向等问题,希望能为中国中小企业的业财融合带来一定的借鉴和启发。
[摘要]本文基于制造业企业面临的转型环境特征以及风险管理框架中的风险源评估要素,提出研发型制造业的风险测度指标体系,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一步筛选关键指标,利用随机森林算法构建基于机器学习的研发型制造业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研究发现,该财务风险预警模型预测准确率较高,总资产净利润率、财务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等是预测研发型企业财务风险的关键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