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财务工作紧紧围绕“建设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战略目标,贯彻落实国资委《关于中央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要求,以全集团统一的数据标准、流程规范为基础,强化总部的制度设计能力,加强对总部重点预算项目全过程管控,构建支撑战略、业财融合、闭环施策的预算管理体系,以此不断推进集团财务管理工作日趋精细化、数字化、智能化,有力支撑战略、科学决策、服务业务、防范风险和创造价值。本文对中石油集团全面预算管理的创新设计与实践进行了详细论述,并提出几点启示,希望能对我国中央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带来一些有益的参考。
OPM战略是我国整车制造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营运资本管理策略,且近年来实施力度不断加强。本文以比亚迪和吉利汽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两者OPM战略的实施情况以及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发现,不同的研发投入情况和面对价格战的应对策略使得OPM战略对比亚迪和吉利汽车企业绩效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此外,本文还选取了天汽模等四家比亚迪或吉利汽车的零部件供应商来进一步探究车企OPM战略的实施对供应商以及整个供应链的影响。研究发现车企的OPM战略会提高上游供应商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且不利于供应商的长期发展,同时也会降低整个供应链的稳定性,增大供应链风险。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元宇宙概念爆火,广阔的发展前景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布局这一新兴领域。本文旨在探讨进行元宇宙战略布局的企业与其市场价值之间的关系,以A股上市公司2021—2023年的年度观测值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首先,进行元宇宙战略布局的企业更被市场所看好,这一结论在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其次,通过进一步对企业的元宇宙战略实施程度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本文发现两者之间仍然存在显著正向的关系。对于拥有更高生态准备度的信息技术企业,在进行元宇宙战略布局后,有可能获得更高的市场价值。最后,本文以技术创新和股票换手率作为中介变量,进行影响机制检验,发现元宇宙企业获得了更高的市场价值。
随着全球环境保护议题及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持续升温,建立ESG表现与企业价值的关联机制,有利于推动企业转型和绿色发展。本文选取了2018年至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实证回归分析模型,发现ESG表现与企业价值之间存在的显著正向关联性,通过稳健性检验该结论依然可靠。通过异质性检验不同类型企业的ESG表现对企业价值影响效应差异化,结果显示非国有企业及非污染性企业在提升企业价值方面展现出了更为显著的成效。本文研究结论对企业ESG责任履行并提升其价值、推动企业实现绿色转型提供了借鉴意义。
企业成本粘性的研究始终是学术界和业界关注的热点。本文沿着“成本粘性的成因——成本粘性的影响因素——成本粘性的经济后果——未来研究展望”这一整合性分析框架,对企业成本粘性的影响因素及其经济后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首先,本文从理论上溯源了关于企业成本粘性成因的研究,并从正式制度、文化习俗和其他等维度来讨论了影响企业成本粘性的因素。其次,从企业风险、企业价值和企业绩效三个层面对企业成本粘性所带来的经济后果进行了分析。最后,从作用机理、应用范围、研究方法等多角度对企业成本粘性领域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双碳目标”标志着中国将全面进入绿色低碳发展的新阶段。建筑业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要领域,其碳减排策略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管理会计应充分发挥管理控制功能,赋能企业碳减排管理体系。本文以八家建筑央企的ESG报告为案例资料,分析其在减碳经营目标设定与管理策略方面的经验与启示,提出碳减排管理体系应以减碳经营目标为导向,以组织架构、绿色科技创新、数字化融合、文化营造及全产业链减碳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