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长期以来,电网企业资产规模大、流动性差,电网建设主要依靠银行贷款和企业债券等融资渠道解决,资金来源比较单一。“十四五”期间,随着重大电网工程的持续推进,电网建设资金缺口将进一步扩大,现有单一化、传统化的融资模式因受国家降杠杆、减负债、防风险政策制约,融资空间有限,已无法满足输变电工程建设资金需要。依托系统内金融单位新的产业链融资业务模式,充分发挥电网企业现金流持续稳定的优势,利用资产证券化这一现代融资工具,不仅可以盘活企业资产,解决电网企业建设资金紧张问题,还可以促进产融协同发展,实现集团价值最大化。本文以AB电网公司为例,通过对电网企业基础资产分析,列示了电网企业可以进行证券化的资产,并针对售电收益权、输电线路收费权和应收电费三种具体的业务场景,设计了三种不同的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对电网公司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进行论证,为电网企业通过资产证券化融资提供参考,推动资产证券化业务在电网企业中开展。
摘要:随着私募股权参与被投企业并购活动的案例逐年增加,研究私募股权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选取2009年至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发生的并购事件为研究样本,选取并购事件窗口期的股票累计超额收益率作为短期并购绩效衡量指标,公司并购后的净资产收益率作为长期并购绩效衡量指标,研究并购方私募股权具体特征对其并购绩效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随着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数量和股权比例的增加,短期并购绩效更好,拥有国有投资或高声誉的私募股权机构也可以显著增加被投企业的短期并购绩效,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私募股权的认证功能。然而,并购方私募股权支持与长期并购绩效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并且随着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数量和股权比例的增加,长期并购绩效更差,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私募股权的逐名效应;但国有投资私募股权可以提升被投企业的长期并购绩效,而私募股权的外资投资或高声誉与长期并购绩效关系不显著。
【摘要】 全面预算管理的重心是需要做好预算编制工作。企业应制定正式的、合理的预算编制制度,明确战略目标和业务经营计划在预算编制中的牵引作用。本文首先阐明了基于企业预算编制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中的新角色,强调业财融合视角,以显性制度的形式规范年度预算编制,接着结合案例A投资公司的年度预算编制制度要点,阐明了企业年度预算编制制度可分为基本制度与具体规范。说明了年度预算编制制度的设计,应突出预算基础、预算起点、预算目标、预算方法等方面对“经营计划”与“业务属性”的关注。
摘要:企业投融资能力是企业竞争能力的核心内容,不断提高投融资能力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任务。本文基于工程建设行业业务经营和投融资特征,超越现有财务分析视角的局限,综合考虑到行业项目投资周期长、资金占用高、回款慢、回报率不高等特点,从企业金融工具使用能力,资金使用和收回能力,利用产业链资金能力以及投入产出能力四大核心指标,构建了企业投融资能力评价体系,并通过工程建设行业企业的数据分析、系统评价、企业排名及对标等,说明了评价体系的具体应用。本文的研究不仅对建筑企业提升投融资能力提供了具体优化路径,同时对数字化技术模式下的合约现金流管理进行了创新探索,力图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本文对企业投融资能力的评价研究,是一项开拓性的工作,填补了工程建设行业投融资领域的空白。
【摘要】本文以国内证券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为切入点,通过数据分析对资本化、机构化两大特征进行阐述。在行业趋势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目前证券行业面临的发展困境,围绕规模和效率两个方面分析了证券行业在扩表和提效上受到的制约。最后,综合趋势研判与问题分析,结合长江证券的实践探索,提出“三个能力、三大体系”财务管理建设纲要,以资源配置、资源整合、战略风控三大能力为核心,以科技赋能为驱动,以资金管理体系、管理会计体系、风险防控体系为抓手,推动财务工作更好服务于公司的经营发展。
摘 要:随着大型商业银行集团化和综合化趋势日益明显,如何科学、精准地进行业绩分成已经成为日常经营管理的痛点。本文从工商银行业绩分成体系发展历程出发,详细阐述工商银行立体化分润体系(Multi-dimensional Performance Distribution System,MPDS)在业绩精准计量、降低运营成本、促进业务发展、助力业财融合、强化风险管控等方面如何助力集团高质量发展,最后对立体化分润体系未来应用方向进行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