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绿色债券作为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资本市场上越来越受到热捧。本文研讨的是中国公司发行绿色债券的制度安排、发行条款决策问题。本文研究以联想集团于2022年7月发行的10年期6.25亿美元息票率为6.536%的优先无担保绿色票据(LENOVO N3207)为案例,尝试研究该期债券的所在市场制度安排、发行条款特点及企业行为决策特点,试图总结出企业绿色债券在决策发行、条款设计的基本要领,也期待能为绿色债券发行的政策、理论和实操提供新的启示。
【摘要】本文以国内证券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为切入点,通过数据分析对资本化、机构化两大特征进行阐述。在行业趋势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目前证券行业面临的发展困境,围绕规模和效率两个方面分析了证券行业在扩表和提效上受到的制约。最后,综合趋势研判与问题分析,结合长江证券的实践探索,提出“三个能力、三大体系”财务管理建设纲要,以资源配置、资源整合、战略风控三大能力为核心,以科技赋能为驱动,以资金管理体系、管理会计体系、风险防控体系为抓手,推动财务工作更好服务于公司的经营发展。
摘要:企业投融资能力是企业竞争能力的核心内容,不断提高投融资能力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任务。本文基于工程建设行业业务经营和投融资特征,超越现有财务分析视角的局限,综合考虑到行业项目投资周期长、资金占用高、回款慢、回报率不高等特点,从企业金融工具使用能力,资金使用和收回能力,利用产业链资金能力以及投入产出能力四大核心指标,构建了企业投融资能力评价体系,并通过工程建设行业企业的数据分析、系统评价、企业排名及对标等,说明了评价体系的具体应用。本文的研究不仅对建筑企业提升投融资能力提供了具体优化路径,同时对数字化技术模式下的合约现金流管理进行了创新探索,力图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本文对企业投融资能力的评价研究,是一项开拓性的工作,填补了工程建设行业投融资领域的空白。
摘要:随着私募股权参与被投企业并购活动的案例逐年增加,研究私募股权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选取2009年至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发生的并购事件为研究样本,选取并购事件窗口期的股票累计超额收益率作为短期并购绩效衡量指标,公司并购后的净资产收益率作为长期并购绩效衡量指标,研究并购方私募股权具体特征对其并购绩效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随着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数量和股权比例的增加,短期并购绩效更好,拥有国有投资或高声誉的私募股权机构也可以显著增加被投企业的短期并购绩效,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私募股权的认证功能。然而,并购方私募股权支持与长期并购绩效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并且随着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数量和股权比例的增加,长期并购绩效更差,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私募股权的逐名效应;但国有投资私募股权可以提升被投企业的长期并购绩效,而私募股权的外资投资或高声誉与长期并购绩效关系不显著。
【摘要】本文基于我国银保监会在2022年10月修订发布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为依据,探讨了《新办法》的出台背景、制度特征、政策要点与主要变化。新办法的实施必将对财务公司未来发展生深远影响。本文围绕观念认知、职能定位、业务范围、风险监管和公司治理等方面,站在企业集团与财务公司的双重视角,分析性提出了应对制度变革的具体措施,以期推进我国财务公司的高质量发展。
【摘要】地方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是重要的现实问题。如何从融资平台自身视角提升市场禀赋以有助于平台市场化转型?作为企业重要内部机制的内部控制如何影响地方融资平台转型?本文以X集团为案例,探讨内部控制对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的影响。研究表明,内部控制有助于提升地方融资平台市场禀赋,从而有助于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内部控制通过流程设置,从合规性、风险控制、经营效率和信息透明四个维度提升了融资平台市场禀赋。本文丰富了内部控制经济后果的研究文献,亦对从微观企业视角开展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摘要】2022年11月18日,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发布《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办法》,对商业汇票的分 类、承兑人要求、信息披露、违约责任等进行了重新定义,并明确了供应链票据是电子商业汇票。本文首先解析了票据新规的主要变化,提出票据新规对供应链金融的影响主要在于应收账款证券化与核心企业主导化。在此基础上,解构了票据新规时代企业在立足自身财务管理的基础上,构建产业链全局营运资本管理体系的主要路径。最后结合兵工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供应链票据的应用案例,分析了集团财务公司应该如何借助供应链票据重塑集团企业信用,助力上游企业的发展。
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 )报告,被称为企业的“第二张财报”。乘着国内“双碳”东风,ESG报告逐渐成为企业社会责任类报告不可或缺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