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财政部制定并发布了《国有企业境外投资财务管理办法》(简称《办法》),目的是明晰境外投资财务管理职责,规范境外单位经营行为,提高境外投资的经济效益,维护境外国有资产权益,防范经营风险。构建境外财务管控体系是落实《办法》指导思想、承托境外投资布局、提高资产运营质量、发挥财务创造价值效用的有力手段。如何建立起科学规范的财务管控模式、捋顺财务管理关系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从分集权度、财权配置、管控架构和管控职能四个层次,结合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特性,以境外风险为切入点,讨论境外财务管控体系的构建。
在DRG支付方式即将在全国范围内试点的改革背景之下,本文分析了国内外DRG支付方式的特点、核算方法及实践应用,通过对8家公立医院的调研,掌握了医院成本管理的现状及问题,指出医院亟须进行管理策略转型以应对支付方式的变革对医院带来的挑战与影响,并在成本管理组织机构、成本核算、成本管控、成本考核以及信息化建设方面提出DRG成本管理对策,为行业内医院提供借鉴参考。
对A石油公司的共享服务中心客户服务体系建设过程进行案例分析。A石油公司共享服务中心从实际出发,分阶段推进,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管理体系。以“服务交付、客户体验、价值创造”三大基石为引领,围绕客户的需求,从服务内容、服务主体、服务对象、服务流程、质量评估、服务文化等方面开展工作,构建了“五位一体”的客户服务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加快,电网公司发展已由过去注重发展速度与规模转入到了更为注重发展质量与效益的新阶段。作为全球最大的公用事业企业,针对企业人、财、物等核心资源实施科学有效的投入产出监测分析研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对落实国网公司战略与规划指导公司经营发展,统筹协调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和结构具有全局性深远影响。本文从国网公司的基层出发,以苏州县级供电公司为对象,重点研究了成本性支出项目的投入产出效率,应用全要素生产率评价中的数据包络分析法,构建了苏州县级供电公司成本性支出的效率评价模型和预算分配模型,为公司经营诊断、运营监测投入产出评估提供了分析工具和决策支撑。
高值医用耗材管理是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重点领域。在医耗联动改革模式全面推广的背景下,公立医院切实做好高值医用耗材管理工作更为重要。本文通过结合医院经济管理工作实践,对F医院高值医用耗材管理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通过对高值医用耗材进行采购、库存、使用环节的重点管理和围绕高值医用耗材全生命周期的内部控制与信息化管理,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构筑高值医用耗材智能库房,能够有效提高高值医用耗材成本控制能力和运营管理效率,为公立医院加强高值医用耗材管理提供了实践参考。
大型联合企业产业链长(通常涵盖上中下游),产品多,普遍存在存货和在产品占用大、应收款金额高等问题,原燃料企业尤甚。针对这种情况,在当前疫情席卷全球、现金为王的特殊形势下,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铝业”)通过业财融合,建立了“两金”动态定额管理机制,实现了市场变化与生产的良性衔接。本文认为,管好“两金”,必须多措并举打组合拳,理念是根本、降本是目标、风控是关键、定额是核心、业财融合是方法、全员参与是基础、绩效考核是保障、巡视作监督。本文基于中国铝业具体实践,对此进行了详细阐述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