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强司库体系建设是提升中央企业资金管理精益化、集约化、智能化水平的重要抓手,也是加快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的必然选择。本文立足于中国有色集团典型案例,以平衡“六大关系”为设计逻辑,以资金集中和信息集中为重点,坚持“化繁为简、知行合一”理念,从目标定位、运营平台、总体架构、核心能力和建设路径出发,提出更加简便清晰、更具实操性的“12345”司库管理框架,助力中国有色集团重塑资金管理体系、加快建成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
案例
【摘要】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国务院国资委已将中央企业2023年的主要经营指标从原来的“两利四率”调整为“一利五率”,并提出了“一增一稳四提升”的年度经营目标。本文从财务视角剖析国务院国资委修改和完善经营指标体系的意义。一方面,这有助于明确国企高质量发展方向,推动中央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另一方面,将价值因素纳入考核有助于构建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
案例
摘要:为应对日益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响应中央提升风险防范的要求,建立与战略目标相匹配的风险管理体系成为大型国有企业近年来的迫切诉求。本文以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信通产业集团”)在2019年建设的基于EVA的风险偏好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风险偏好体系的重要概念,详述风险偏好体系的机制形成过程以及核心模型的计量思路,总结风险偏好体系相较于传统风险分析体系的改进之处和管理价值,为国有企业风险管理转型提供启示性参考。
案例
摘要:绿色债券作为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资本市场上越来越受到热捧。本文研讨的是中国公司发行绿色债券的制度安排、发行条款决策问题。本文研究以联想集团于2022年7月发行的10年期6.25亿美元息票率为6.536%的优先无担保绿色票据(LENOVO N3207)为案例,尝试研究该期债券的所在市场制度安排、发行条款特点及企业行为决策特点,试图总结出企业绿色债券在决策发行、条款设计的基本要领,也期待能为绿色债券发行的政策、理论和实操提供新的启示。
案例
摘要:企业投融资能力是企业竞争能力的核心内容,不断提高投融资能力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任务。本文基于工程建设行业业务经营和投融资特征,超越现有财务分析视角的局限,综合考虑到行业项目投资周期长、资金占用高、回款慢、回报率不高等特点,从企业金融工具使用能力,资金使用和收回能力,利用产业链资金能力以及投入产出能力四大核心指标,构建了企业投融资能力评价体系,并通过工程建设行业企业的数据分析、系统评价、企业排名及对标等,说明了评价体系的具体应用。本文的研究不仅对建筑企业提升投融资能力提供了具体优化路径,同时对数字化技术模式下的合约现金流管理进行了创新探索,力图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本文对企业投融资能力的评价研究,是一项开拓性的工作,填补了工程建设行业投融资领域的空白。
案例
【摘要】2022年11月18日,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发布《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办法》,对商业汇票的分 类、承兑人要求、信息披露、违约责任等进行了重新定义,并明确了供应链票据是电子商业汇票。本文首先解析了票据新规的主要变化,提出票据新规对供应链金融的影响主要在于应收账款证券化与核心企业主导化。在此基础上,解构了票据新规时代企业在立足自身财务管理的基础上,构建产业链全局营运资本管理体系的主要路径。最后结合兵工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供应链票据的应用案例,分析了集团财务公司应该如何借助供应链票据重塑集团企业信用,助力上游企业的发展。
案例
【摘要】地方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是重要的现实问题。如何从融资平台自身视角提升市场禀赋以有助于平台市场化转型?作为企业重要内部机制的内部控制如何影响地方融资平台转型?本文以X集团为案例,探讨内部控制对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的影响。研究表明,内部控制有助于提升地方融资平台市场禀赋,从而有助于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内部控制通过流程设置,从合规性、风险控制、经营效率和信息透明四个维度提升了融资平台市场禀赋。本文丰富了内部控制经济后果的研究文献,亦对从微观企业视角开展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案例
【摘要】本文基于我国银保监会在2022年10月修订发布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为依据,探讨了《新办法》的出台背景、制度特征、政策要点与主要变化。新办法的实施必将对财务公司未来发展生深远影响。本文围绕观念认知、职能定位、业务范围、风险监管和公司治理等方面,站在企业集团与财务公司的双重视角,分析性提出了应对制度变革的具体措施,以期推进我国财务公司的高质量发展。
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