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疫情导致很多企业在经营成本上,每天只有现金流出,而现金流入却大幅度减少甚至直降为零。疫情之下,如何做好现金流管理与预测,成为许多企业CFO的当务之急。
随着数智化时代的到来,企业的融资方式发生了变化,各种创新融资工具模糊了股权与债权的边界,当前企业已经不再依靠传统的股权与债权二分法进行融资。以新能源汽车公司蔚来和极氪为例,蔚来在上市前发行了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而极氪在上市前发行的是可转换优先股,这种差异反映了企业风险不同,即从普通股到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等融资工具的演变,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风险与收益关系的改变。进一步,本文以2021年在港股上市的公司为样本,检验发现发行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公司具有经营情况差、资金需求量大、历史短和股权较分散的特征。这些公司的上市业绩也较差,上市压力是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本文为理解数智化时代新兴融资工具的运用及经济后果提供了新证据。
推动基础产业技术进步对培育新质生产力、提升国际竞争优势的作用日益突出。外源式引进作为中国曾采取的技术进步策略,进入新发展阶段后是否依然适用,是具有战略性价值的时代之问。本文以首次大规模引进国外制镁设备的盐湖股份为案例研究对象,运用比较优势理论,从博弈竞争的视角分析新发展阶段关键基础领域是否适宜通过外源式引进实现技术进步。研究发现,盐湖股份通过外源式引进国外设备并高额举债建设镁板块综合利用项目,但项目历时十余年仍未实现量产,并最终因技术瓶颈计提巨额资产减值。这导致盐湖股份资不抵债,申请破产重整,并被迫剥离镁板块综合利用项目。分析表明,外源式引进并未引入实质技术,设备本身存在适配缺陷和技术瓶颈。进一步分析发现,盐湖股份外源式引进失败限制了关键基础资源利用、延误了基础产业“做大”、阻碍了基础产业“做强”。比较优势理论表明,新发展阶段国际竞争的全面展开使先发主体更注重维护技术差距、限制核心技术输出。外部主体的技术保护是除代理问题和政策性负担外影响承担关键基础领域的国有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因素。仅依靠外源式引进在新发展阶段对于关键基础领域已难以适用,自主研发是当前实现技术跃迁的必要路径。本文为破解
本文以2013—202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投资者关注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投资者关注能显著提升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机制检验发现,投资者关注通过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吸引分析师跟踪,进而提高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异质性分析发现,在重污染行业、高管薪酬激励低、媒体关注度高的公司中,以及企业所处环境不确定性较高的情况下,投资者关注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作用更强。
企业绿色创新是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对于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至关重要。本文沿着“企业绿色创新发展历程——企业绿色创新影响因素——企业绿色创新经济后果——未来研究展望”这一整合性分析框架,系统地梳理和总结了关于企业绿色创新的动因及实施效果。首先,本文从理论上溯源了企业持续推进绿色创新的背景,梳理了企业绿色创新的演进历程,同时结合中国经济市场的制度特征,主要从政府、组织、社会、技术等维度讨论企业绿色创新的关键因素。其次,从企业业绩、ESG表现、企业竞争力、经济发展水平等角度,对企业绿色创新的经济后果进行了深入梳理,揭示了绿色创新对企业及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最后,从研究目标、研究方向、外部环境、作用机理等多个视角提出企业绿色创新领域的研究展望,以期推动企业绿色创新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不断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