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成本管理量表设计
一、量表设计的原则
经验管理会计研究主要探讨相关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的选择和使用的影响因素及其效果。具体来说,就是研究各种MACS的前因变量、采用程度(或结构特征)与组织绩效间的关系。但是,许多MACS特征变量往往并不能直接观察和测量,需要借助“构念(construct)”来描述和表征这些概念,同时通过操作化过程将其转化为可以直接测量的量表题项。根据Farh,CannellaandLee(2006)的研究,在中国情境下进行量表开发有四种取向,即直接翻译取向、修改调整取向、去情境化取向和情境化取向。
调研发现,管理培训机构(商学院MBA/MPAcc)、管理咨询公司和软件公司是推动我国企业管理会计引进的重要力量,大多数先导性管理会计实务(包括供应链成本管理实务)往往都是引进的。目前供应链成本管理实务与西方在行为属性上具有相似性和模仿痕迹,中国特色不明显,具有一定的普适性特征。但在其行为采纳程度,以及与其他组织情境相互作用的关系机制类型和影响强弱等方面,由于受到不同制度和文化机制的影响,可能存在差异。当然,我们也可以预见到,随着中国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深入,其行为特征也会出现一些自己的属性,并必然对量表的构成产生影响。作为供应链成本管理量表的初步探索,且由于主题和水平所限,本文不想在这方面过多涉入。基于上述原因,我们采用修改调整取向,量表初始条目的开发和选择主要是在归纳西方文献的基础上,翻译调整后形成的。除了供应链成本管理相关文献,我们也借鉴了供应链质量管理和运营管理研究量表开发的思路和做法(Lietal.,2005)。
二、各维度的度量指标及其依据
供应链成本管理是一种管理战略和实务方法,其在指标测量方面有两个特点:第一,这些战略和方法的采用和实施是一个定序程度的概念;第二,这些因素的度量难以通过定量数据来测定,只能通过主观判断来衡量。因此,我们采用李克特法测量企业实务与每个题项的吻合程度。
考虑文化情境对管理行为的影响是量表开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徐淑英和贾良定(2012)的研究,情境对管理问题的影响包括三个方面:(1)现象(或行为)的意义及其表现方式的不同;(2)现象(行为)的程度大小或高低;(3)现象(行为)之②间的关系形式和大小的不同。(比如前因变量、中介变量及其对结果的作用形式或影响程度不同)。第一种差异将影响行为的量表内容,而后两种差异并不影响量表本身,而只是影响量表所测变量值大小和变量间关系系数值的大小。由于供应链成本管理的模仿引进特征,其中国情境特色主要体现为后两种形式,而其行为本身则具有较多的普适性。
依据前述文献探讨,我们将供应链成本管理方法分为总拥有成本法、协同价值链分析(基于供应链的ABC)、跨组织成本管理法、改善成本法(包括企业成本管理文化)等四个维度,每个维度设定相应的问题,问题设定参考了相关研究(Zsidisinetal.,2003;Dekker,2003;CooperandSlagmulder,2004;张鸣和颜昌军,2005)。同时,对有关财务经理和运营经理进行深度访谈,访谈采用半结构化的方式进行,访谈后对问卷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其中总拥有成本法(TCO)和协同价值分析法(CVAC/ABC)参考了Dekker(2003)的案例研究,同时借鉴了Zsidisinetal.(2003)的量表;而跨组织成本管理法(IOCM)和改善成本法(KC),参考了相关案例研究(CooperandYoshikawa,1994;CooperandSlagmulder,2004),结合访谈设计了相应题项。完成初步量表设计后,进行前测和试测,试测完成后包括以下初步题项:
1、总拥有成本法。包括6个题项,CMP1(CostManagementPractice1):在选择供应商时,不单纯看其报价,还要考虑订货、接收和运输过程中的成本;CMP2:在选择供应商时,除了报价,还要考虑零部件的使用和加工成本;CMP3:对采购业务的评价采用总成本而不是单纯价格;CMP4:对供应商的评价除了成本外,还要综合考虑其质量和交货;CMP5:为了降低供应商的生产成本,可以适当改变定货方式和批量;CMP6:降低总体使用成本的理念能被采购人员所理解。
2、协同价值链分析法。包括5个题项,CMP:我们经常对与供应商之间联系的流程和作业进行分析改进;CMP8:我们会与供应商一起研究其流程和作业的必要性和有效性,以简化和改进作业;CMP9:我们经常要求供应商对其内部经营流程和作业的效率进行改进;CMP10:我们对供应商的主要使用材料和加工作业制定了标准,供应商必须符合要求;CMP11:我们会组织相关人员帮助供应商分析产品成本发生和超标的原因。
3、跨组织成本管理法。包括5个题项,CMP:为了控制目标成本,我们会同供应商协商要求其降低价格;CMP13:为了达到目标成本,我们有时会答应供应商修改零部件的设计和工艺;CMP14:为了控制目标成本,我们会同供应商共同研究降低成本的方法;CMP15:在产品设计过程中我们会吸收主要供应商的技术人员和财务人员参与;CMP16:在产品设计过程中我们会考虑顾客的使用成本。
4、改善成本法。包括4个题项,CMP17:我们会推行持续的小改小革和日常节约以降低成本;CMP18:最高管理层和主要领导重视成本管理;CMP19: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和方法能被员工理解并接受;CMP20:我们希望不断降低生产成本。
(摘编自《会计研究》,作者:殷俊明、杨政、雷丁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