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服务师”(CSSE):未来企业所需的专业人才

章岩 观点 2020-08-26

不久前,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PR发布了一份特别的报告。在这份报告中,NPR对每一个职业未来20年被机器人取代的可能性做了预测,涵盖20个领域202份工作。该报告显示,在未来,会计师和审计员被机器取得的概率高达93.5%

在新技术日新月异、信息技术革命方兴未艾的今天,此次报告所得出的结论显然并非危言耸听。实际上,这种趋势早在多年前便已显现。

2006年,当海尔开始打造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时,从事基础会计工作的人员从1800人降到了260人——换言之,在此期间,有八成的财务人员失去了岗位;自动化交易系统的引入,使得高盛在纽约现金股票交易柜台的交易员从2000年顶峰时期的600人降到了现在的2人。斯坦福大学教授Jerry Kaplan预测,美国注册在案的720个职业当中,在未来将有47%会被AI取代。在中国,这一比例可能超过70%

面对新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冲击,中国企业财务变革,将遵循怎样的路径?企业财务人员将如何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一名新时代的财务人员,又将必须具备哪些特质?

财务管理模式重塑

上海财经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会计与财务研究院院长孙铮认为,当下,中国企业增处于一个VUCA时代,易变(Volatile)、不确定性(Uncertain)、复杂(Complex)、模糊(Ambiguous)是其主要特征。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受互联网、科技进步、商业创新三大因素影响。在三大因素驱动下,企业开始从工业1.0~3.0向工业4.0转型。在此过程中,传统企业将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新技术革命下,传统的经济模式将发生很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传统的“分工式”经济将逐渐转变为“分布式”经济,生产组织和社会分工方式更倾向于网络化、扁平化;其次,大规模定制生产和个性化定制生产将成为主流制造范式,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商业模式将不断涌现。

此外,在新技术革命下,企业的组织边界将变得日益模糊,很多传统企业多年打造的行业壁垒也将更容易被突破。

随着企业商业模式、交易模式发生变化,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也必将随之发生改变。孙铮认为,围绕财务领域所发生的变化,以下几点尤其不容忽视。

其一,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在未来,随着管理会计研究的深入,非财务数据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管理会计之中,在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中的地位也日显重要。在未来,非财务数据的挖掘和利用将对财务会计带来巨大的挑战。

其二,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有研究显示,当下投资者在决策过程当中,利用结构化数据越来越少,利用非结构化的数据越来越多。普通的文本、音像使用率越来越高.

其三,当下,财务越来越注重平面报表与数据可视化DV,这是未来分析报表中的一个主要趋势。

其四,投融资、会计、资管、内控与Fintech的关系。在未来,金融科技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投融资、会计和内部控制。

其五,审计鉴证与Block chain(区块链)。区块链可以为数据录入、提取、编辑提供便捷的渠道和安全的保障,犹如一个巨大的数据账本。未来,区块链通过呈现共同记账、共同算账、共同核账,将对内审行业产生极大影响。

当前,很多企业正在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改造成为全球企业服务中心(GBS),将财务、HRIT、物业及资产管理整合在一个组织架构(系统或平台)下,在管理其他职能流程的同时管理财务流程,将财务职能嵌入在各个业务流程当中协同管理。

元年科技所推出的智能财务共享平台,其实就是这一趋势的主要体现。在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下,受限于技术和业务模式,大多数企业的财务是与业务交易隔离的。以事后报销报账为主线的费用管理模式,甚至是财务共享模式仍是主流。会计工作存在大量的人工审核合同、订单、发票的简单重复劳动,尽管会计机器人的出现提高了人工审核的效率,但只能作为传统财务管理的加速器,本质上并没有消除不增值的会计处理环节。元年所推出的新一代的智能财务共享平台将从根本上重构财务管理模式,从本质上“消除”简单重复的会计审核环节,而不仅仅是加速人工处理效率。

以元年智能化管理平台为代表的一系列智能化产品的发布,也说明当下“智能财务”已经走出憧憬期,而进入具体的产品化阶段。在企业商业智能、人工智能脚步渐进的情况下,企业转型需求,从未显得如此迫切。

财务人员何去何从?

对财务人员而言,上述财务变革趋势势必会对他们的职业生涯产生深刻影响。

以财务共享中心为例,通过机器的自动化处理,可以将那些耗时、标准化、规范化、重复性强的手工作业,以更低的成本和更快的速度实现自动化处理。因此,在未来,从事报销、制单、核算等基础性工作的财务人员,将在未来极大程度上被取代。

孙铮认为,随着当前的财务机器人向AR、人工智能方向发展,这种替代效应将愈加显现。“如果说传统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取代了企业基层财务工作的重复劳动,那么财务机器人将会取代那些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中做重复工作的人,所以总体来看,未来会计人员的配比仍将会减少,不会增加。”

面对新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冲击,财务人员又将何去何从?

向管理会计转型显然是未来财务人员职能变革的主要路径之一。虽然新技术的进步,会对一些基层的会计财务人员被机器取代,但取代并非意味着“失业”。相反,这些从传统的低附加值、占用大量劳动力的传统会计核算业务中解脱出来的财务人员,反而会有更多精力从事更具有附加价值的业务型财务和战略型财务。

财务共享服务建立的目的表面上是集中,其实是为了未来高附加值财务人员实现更好的分散,分散到各个业务中心和地方区域公司,以更好服务于当地的管理层,使得他们从事预算管理、财务分析、绩效考核、税收筹划、战略管理等高附加值的管理会计工作。也就是说,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有利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分离,财务职能回归,财务人员可以更加专注于为企业的内部决策者提供相应的信息。

当然,业财深度融合趋势,也对企业财务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财务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会大大降低财会交易领域的基层职位的数目,而移动技术则会降低物理财务部门的需求,这些因素都会使得传统的职业道路变得不再明晰。因此,作为财务人员,未来必须要更加靠近财务变革的趋势和方向,他们必须要加强对技术的了解与掌握。

孙铮认为,在未来,企业将越来越需要一种专业人才,即“共享服务师”(CSSE)。他们必须要顺应区块链管理、价值链管理、业财融合管理、智能化管理等需求,只有如此,才能在未来脱颖而出。

 

......

本文为付费文章,更多精彩内容可付费()查看!
本文为付费文章,更多精彩内容可付费查看!
立即购买
本文为付费文章 您已购买成功!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