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时代的成本管理变革

元年研究院 观点 2020-07-20

新经济时代已来临。企业生产模式、运营模式的变化,消费者诉求的变革,要求新时期成本信息的获得要更快、更准确、更全面、更精细,成本管理承载更丰富的内涵和更高的要求。

元年研究院发现,新经济时代的成本管理面临三大挑战:一是企业面对的是一个竞争日益充分的市场环境,如何在高质量的同时实现低成本就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问题。二是企业生产的方式不再是大规模、批量化的,而是定制化、多批量,需要考虑如何在个性化、差异化的细分市场促成成本最优。三是企业逐渐成为平台化、信息化管理的现代新型企业,如何构建平台化企业的成本管控体系,将成本管控延伸到整个商业生态系统,并深入业务前端,也成为关键问题。

一场有关成本的变革已经不可避免。

一.从生产过程到全周期成本管理

按客户需求定制的按单生产,意味着传统成本管控体系主要以生产制造过程为成本管控重心的做法已经过时。

一方面,智能化带来了生产自动化的日趋普及,产品成本在设计阶段就已经被很大程度地锁定下来。制造阶段成本可改善的空间与成果受到限制,成本管控的重心必须前移。

另一方面,在定制化生产方式下,企业基于订单安排设计和生产。这些订单(产品)对企业而言就像是一个一个的项目,完全可以基于项目管理的思路,对产品进行全成本管控。

自设计环节到制造环节到服务环节,与产品有关的成本包括设计成本、计划成本、外包成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售后服务成本等。

为此,成本管理必须向前延伸到设计环节,向后延展至服务环节,企业需要构建起从研发设计到制造到服务的产品全周期成本管理体系。

二、从有限成本动因到作业成本管理

智能化的制造模式带来了更高的设备成本、研发成本和人工成本。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大大提升,意味着企业需要加大智能制造设备投资和研发投入。车间工人的数量大大减少,与之相对应的是知识型员工数量的增加,这带来了人工成本的增加。这些高额的成本无法直接归集到具体产品中,必须通过一定的成本分摊逻辑准确对其进行分摊。

传统的产品成本核算仅使用车间人工成本、材料成本等有限的几个成本动因进行成本分配,资源耗费的动因与作业关联不强,很可能造成高额成本在不同产品间的分摊不科学、不准确,干扰产品决策,引发决策失误。

作业成本管理将成本计算深入到作业层次,对企业所有作业活动追踪并动态反映,进行成本链分析,可以准确分配高额投入的设备投资、研发成本和人工成本等,在未来的企业成本体系中将拥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三、从单纯管控到渗入业务的战略成本管理

在平台化企业运营模式下,企业管理的触觉必须延展至整个商业生态系统,企业成本的管控必须跳脱内部,延展到外部。同时,如前所述,在新工业时代,成本管理不再是单纯的管控,而是已经上升到成本设计和成本管控的耦合阶段。由此,对战略成本进行设计和管控成为必然。

当然,基于商业模式的日趋复杂性,以及流水线作业的日趋自动化、智能化,战略成本管理要更深地渗入到业务中去,实现与业务的更紧密结合,做到反映业务、引导业务发展,其运行要与企业的商业模式和流水线相匹配。

四、从局部静态到全程动态成本管理

个性化、定制化的制造模式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很多产品可能是一次性的。这意味着一旦产品在实施阶段出现失误,其损失将不可挽回。由此,基于订单对产品实行全程动态成本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产品设计、制造过程中对单件、单批次产品的实际成本进行即时、准确的核算和计量,将各个单项合同(费项)的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进行对应,可以掌握产品从设计成本、制造成本到合约规划成本等各项成本的变化趋势,对于成本偏差及时分析原因,促进后期对成本的更有效控制,以确保产品盈利目标的实现。

大智移云时代,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兴起,企业对精细化成本管理的需求与日俱增。惟有打破传统思维的桎梏,构建起与商业模式相适应的新型成本管理体系,才能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中获得成本优势。

 

......

本文为付费文章,更多精彩内容可付费()查看!
本文为付费文章,更多精彩内容可付费查看!
立即购买
本文为付费文章 您已购买成功!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