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管理会计的共享“基石”
在企业财务转型日益迫切的当下,如果你还固执地认为财务共享服务仅仅以会计核算为使命、与管理会计“大道朝天,各走一边”的话,那么,你真的落伍了。
约翰逊和卡普兰两位管理会计大师在《管理会计:相关性的遗失》一书中指出,当代对管理会计的研究与发展不是扩大其与财务会计的分界,也不是区分谁发现谁、谁创造谁,而是让管理会计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内部经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价值创造力。
按照这一逻辑,凡是有助于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促进管理精细化甚至创造价值的一切工具与方法,都是管理会计理念与方法落地生根的基石。
财务共享是一个热门话题,但很多人对财务共享的认识局限于核算、费控、资金归集等基础层面,对财务共享与企业财务转型的关系认识不到位。从更深远的价值考量,标准化和加强管控,甚至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才是共享服务中心建立的核心动机和价值所在。换句话说,高质量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与管理会计“三观一致”,二者实质上属于“殊途同归”。
通过对财务共享与管理会计在组织架构、人员要求、系统要求和数据关系四方面的比较分析,我认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建立管理会计体系的基础支撑;管理会计是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最终目的。
其一,从组织架构层面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进行的财务岗位职能分离,为后续搭建管理会计组织架构建立了基础。建立共享服务中心,必须进行财务组织架构的深度变革。那些共性的、重复的、标准化的会计核算等业务被集中在共享中心进行统一处理,而更多的财务岗位职能向广阔和纵深发展——以提供分析、管控、决策支撑等管理会计职能为主,让财务在管理中直接体现出价值增值。
其二,从人员储备看,财务共享中心为管理会计的发展奠定了人力资源基础。一方面,财务共享成为财务人员快速成长的第一关。在共享模式下,核算、费控、资金管控等大量重复的工作被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即便是刚毕业的会计人员也能很快上手。另一方面,财务共享将会计核算工作从企业财务部门中相对剥离,使财务人员有更多精力投入到企业的管理会计领域,加快向管理转型。在共享模式下,管理会计有更多的机会站在前端,从业务视角、管理者视角、战略视角审视问题,并逐步积累业务建模和分析能力,使管理会计人才的职业路径规划更明确。
其三,从系统要求看,财务共享服务平台是构建管理会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共享平台,促成会计信息系统与业务处理系统、预算管理系统和业绩评价系统的有机融合,将战略规划通过业务流程贯彻到具体作业,有助于实现精细化管理的职能。
其四,从数据关系看,财务共享中心产生的大量数据为管理会计工作提供了数据基础。一方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使原来分散的数据得以汇总和统一处理,为管理会计的分析与决策工作收集了大量可靠、低成本的数据。另一方面,财务共享中心夯实了数据基础,促进了流程、管理、数据质量的规范,而这些真实的数据正是战略分析、管理决策中的一部分。此外,财务共享中心可以提炼出管理者最关心的报告级数据,是管控思想最基础的体现。
管理会计正当时。从核算型会计向管理会计、战略型会计转变,离不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基础支撑,而管理会计是企业的战略、业务、财务一体化最有效的工具,是财务共享展现价值的最终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