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不可不知道的管理会计应用秘籍

元年研究院 观点 2020-04-17

近年来有关管理会计的方法和模式层出不穷,但许多企业却始终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应用良方。该怎么办?

对于当下的中国企业,经营管理已成为一种复杂环境下最不确定、最具挑战性的活动。这种不确定性除了宏观经济环境外,还包括瞬息万变的市场、层出不穷的需求、复杂善变的心理、不断创新的技术,以及突发事件等等。企业管理决策者要不断应对和思考,从中发现和分析问题,研究规律,找出系统化、科学化的管理会计解决方案,才能走出困境,实现梦想。

然而,尽管近年来有关管理会计的方法和模式层出不穷,但许多企业却始终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应用良方。

在第五届中国管理会计论坛上,来自理论界、实务界和政界的各路精英分享了应用管理会计的经验和方法。通过对这些观点的总结和分析,元年诺亚舟管理会计研究院认为:领先的管理理念、可衔接的多维信息系统平台和完善的业务模型体系或可构成中国企业成功应用管理会计的三大关键要素。

领先的管理理念

“管理会计的应用首先在于理念或认识的提高。”

“理念的领先,才是企业最具持久性、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优势。”

理念,或是意识,在有些人听来似乎是个华而不实的概念。然而,在管理会计的应用中,令企业管理层和员工都具备领先的管理理念,是成功的首要和先决条件。这不仅仅是因为理念会直接引导和决定实践,还因为我国企业至为缺乏的正是领先的理念。领先的管理理念,在管理会计应用的层面上,主要包括战略意识、业务意识和全局意识。

要从战略的高度考虑问题,助力决策,这是现代管理会计的深刻内涵。正如元年诺亚舟副总裁吴镝所言:战略是管理会计很好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战略的管理会计,实际上就是无头苍蝇或者叫脱缰的野马。

然而,当前我国企业的战略意识却很薄弱。国务院国资委监事会主任叶祥训说:“我们现在的经营假设是个空白。很多企业不知道怎样提愿景,不知道规划未来30年的经营目标和市场份额,不会对投资的未来回报周期做出规划并据此随时调整或叫停投资。大家都很糊涂,这是预算管理中很大的缺陷。”

而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国资委监事会主任王永庆则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国内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和战略管理不是不衔接,是根本衔接不上,这是人为的因素。王永庆所说的“人为的因素”,就是管理层缺乏战略意识。

除了战略意识,业务意识的树立也很关键。业务意识,即理解并认可管理会计的应用必须反映企业的业务实际和特点,服务于企业经营,并让业务部门充分参与进来。

谈及本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财务部总经理王苹表示,“我们在做全面预算时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预算数据必须是算出来的,不是由财务部门算出来,而必须是所有业务单元参与算出来,到财务这不需要计算,落地就自动生成了。”她指出,“管理会计最大的魅力就是能够把财务跟业务的数据很好地融合,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财务管理对利润的影响就在于对业务的把控。如果财务对业务一窃不通,就只能做到日常的财务管理或者叫核算管理,对成本管控、市场研判,以及整体利润都难以把握。北京鹏龙行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萧枭认为,拥有业务意识是管理会计应用的先决条件。

当然,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工具,对管理会计的应用还需要树立全局意识。“要站在战略的高度,从全球视野的多个角度、多个方位综合进行考虑,而不要把思路自我限制在一些局部领域”,中德环保股份有限公司CFO 王久华说。

可衔接的多维信息系统平台

“信息化的手段会成为管理会计的一个非常有力的工具,甚至财务人转型和企业转型,都离不开信息化的手段。”

“在现阶段企业要实现利润增长,要注意三点:第一是技术进步,第二是管理,第三要把信息化手段应用起来。”

互联网时代,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推动传统行业的管理正产生着颠覆性的变化。面对海量数据,企业决策的方式已日益从原来的年度、季度、月度调整变成了对数据的实时掌控。然而,鉴于海量数据带来的数据处理工作的日益繁琐复杂与决策所要求的响应速度日益加快之间天然的矛盾,手工的方式已越来越无法满足 管理的需要,更桎梏和妨碍了管理会计优秀方法的推广和应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管理会计的应用创造了条件,它让财务人员的反应速度大大提高,管控范围大幅度提高,不但拓宽了管理会计应用的范围和领域, 也是会计与信息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借助管理会计信息化,我们可以真正实现企业以管理会计为核心的管理体系。

“管理会计的推广离不开信息技术工具的支持。”财政部《新理财》杂志社社长陆晓平说。以全面预算管理为例,尽管我们可以通过手工的方式进行预算编制,但是却无法通过手工的方式进行预算的实时监控。而高效的信息化平台,则可以令预算达到理想的效果。譬如实现流程化管理,我们通过将数据嵌入企业信息系统,在业 务发生的同时即可实行实时的进度监控和支出控制。

“近几年,管理会计从传统理念到操作实践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特别是在借助于信息化工具方面,发生了很大进步。”元年诺亚舟高级副总裁郝宇晓认为。不 过,尽管企业对信息技术的认知度和应用与日俱增,但距离管理会计应用所需要的信息化环境,差距还很大。“很多作业成本法做不下去,也跟信息系统有关,在传 统的财务信息系统下,作业成本法是没办法做的。”中化石油副总经理兰海就指出。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企业管理的日益精益化,管理信息系统已逐渐从二维时代进化到多维时代。基于多维数据库的信息化平台,可以令组织、业务、成本等要素的数据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示,以实现预算管理、成本管理、绩效管理等管理会计方法对数据更细致、更多角度、更多层面的需求,使这些方法的价值获 得充分发挥。

同时,企业内部管理的精益化和更多先进管理方法的采用,也令企业的信息化体系更加丰富和复杂。传统、单一的ERP 时代已经过去,为了实现不同的管理功能,企业需要建设多领域的多个IT 平台,譬如预算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资金管理系统等,并通过整合这些彼此独立的平台,实现数据和信息的快速集成。只有在这样的信息化体系的支撑下,企业才能实现对管理会计的有效应用。

 完善的业务模型体系

“不管是核算系统、ERP 还是预算系统,获得的数据只能满足定期报告,就是披露的要求,但无法满足管理层对运营调整和管理决策的要求。要满足这些要求,就需要借助业务模型体系。”

“只有通过基于企业业务模式、商业模式建立的业务分析模型所获得的信息,才是管理层真正关心的信息;只有通过模型的建设和应用,才能使管理会计真正‘有用’。”

管理是什么?管理是关于如何为实现共同的组织目标而进行的管人理事的活动,本质上它是一种对管理者的思维起指导作用的方法论。由于在管理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管理者的决策思维方式,因此,如何消除管理者思维中的经验主义和模糊化,使决策科学而可靠,是提高管理效率的关键。

量化的决策是企业科学管理的基础。管理会计的本质是量化管理,它的最大价值就是为管理者破除经验主义,消除模糊化和不确定性,为实现科学决策提供量化的信息支持。同时,量化管理的高效和科学性需要借助完善的模型才能得以实现。换言之,管理会计需要模型。

不过,这里所说的模型,绝不是过去那些不食“人间烟火”的抽象数量经济模型。在很长一段时间,管理会计在实践中无法走得更远,甚至逐渐被忽视和漠视,部分 原因正是在“机械主义”和“拿来主义”思想下的滥用模型所致。那些抽象的数量模型方法,基本资料难以筹集,反映不了客观实际的需要。

管理会计所需要的模型,是“接地气”的模型,是打通业务信息与财务信息的模型,是与业务链和产业链直接关联的一整套模型体系。

中国神华财务部副总经理杨飞指出,在传统的分析方法下,一方面,我们拿到的所有的信息都是基于组织层级的财务信息,它们缺乏业务的关联性;另一方面,我们的信息加工都是以组织的利润、成本等财务价值信息为起点的,是被动延伸的业务价值链。基于这些信息,在这样的工作思维下形成的分析结果,难以反映对业务的 管控效果和各业务链产生的效益,当然无法令管理层满意。

杨飞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变革思维,将原有的核算数据进行拆分打散,按照业务相关性建立不同的业务链和产业链分析模型,将信息进行重新组合,也就是脱离财务报表,通过建立业务模型,用数据计量业务活动。

作为企业战略、业务、财务一体化最有效的工具,管理会计最大的特点就是跳出了传统财务的范畴,可以充分反映企业的业务活动。而如何用量化的结果分析和诊断企业业务运营情况,显然,建立和应用业务模型是最有效的途径。

如前文所述,信息技术的发展必将令企业的信息化体系更加完善,而企业信息化体系的完善又必将带来信息环境的改善,这就为管理会计的业务模型化建设创造了有力的信息条件。随着数据的集中,企业内部信息不透明、不对称的情况也不断改善,管理会计的业务模型体系将获得越来越充分、及时、可靠的基础数据的支持。

 

......

本文为付费文章,更多精彩内容可付费()查看!
本文为付费文章,更多精彩内容可付费查看!
立即购买
本文为付费文章 您已购买成功!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