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推进合并报表体系的管理融合

黄贞发 新技术 2021-02-24

【摘要】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财务合并和管理合并超然独立的误解,桎梏了管理合并的应用发展。本文结合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理论融合的理论趋势,分析实务中两报融合的可能性及必要性,得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将实现融合。因此,财务合并和管理合并具备融合的理论基础。

实务中,两报融合有利于对数据的综合利用。企业信息系统在技术上已普遍采用多维架构和内存计算技术,可支持对财务数据的业务化属性的分类和展现,为两报的融合提供了技术支撑。

在多维数据及内存计算技术的驱动下,未来两报融合的路径将更加清晰,未来可以组织、科目及管理为属性构建三维数据魔方,打下两报融合的数据基础;规划合理的架构,满足外部披露与内部管理的需要;设计严谨的合并规则,符合会计准则要求,并预留管理调整空间,满足管理上灵活调整的需要;六步落地两报融合的合并体系。

未来的企业合并报表平台应是融合了管理会计及财务会计思想,充分结合内存多维计算技术的智能财务报告平台,满足披露及内部分析的要求,可突破传统会计期间的限制,分析任何时点任何期间的企业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一、引言

当前,在集团企业的财务体系中,往往同时存在财务合并和管理合并。财务合并是传统意义的财务合并报表,是指反映母公司和其全部子公司形成的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它以量化的财务数字分科目表达,主要满足对外披露的需求,需要定期编制,并严格执行合并准则。管理合并即内部管理合并报表,内部管理合并报表的主要作用在于满足集团公司内部管理的需要,其形式、格式、编报的周期均由各单位自行确定,具有充分的自主性、灵活性。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抓管理,练内功”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企业运用管理报告的手段进行管控和企业绩效评价。相较于财务报告,管理报告具有的优势包括三方面。一是能够贯穿过去、现在和未来,更具有前瞻性;二是层次较高,可以具有不同的工作主体;三是观察更细致,完整的体现企业内外部经济运营情况。管理会计没有行业、企业标准,因此,如何构建合适的、能用于决策的管理会计报表体系,是每一个企业的课题。实务中,不同的企业,对管理报告的应用范围及效果也不尽相同。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财务合并和管理合并超然独立的误解,桎梏了管理合并的应用发展。本文认为,随着理论、技术和经济的发展,财务合并将与管理合并融合趋同,企业合并报表体系将逐渐向财、管融合的智能财务报告体系迈进。

二、财务合并需与管理合并融合趋同

财务报告编报规范严谨,数据准确。管理报告与财务报告如不融合趋同,则数据可靠性持续存疑,应用受限。

尽管财务合并与管理合并都被称为合并报表,但从理论上来说,财务合并属于传统财务会计范畴,通常由财务部负责编制;而管理合并报表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通常由管理部或财务部下属管理会计相关部门负责编制。

财务合并和管理合并因所属理论范畴不一,都有显著的特点。财务合并以凭证、账、个别报表、合并报表构成完整的线条。数据清晰可查,规则标准统一,过程可追溯,结果经过审计核查,准确、完整、可信。而管理报告从管理控制及绩效评价角度,更关注细节信息,如管理会计(报表)展示单个产品、部门(甚至员工)或顾客的财务信息,并且可用于模拟不同经营方案的财务结果(如本量利分析)。

长期以来,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支撑理论的独立性,以及实务中管理报告和财务报告分离的通常做法,导致大家对财务合并报表和管理合并报表形成了超然独立的误解(两者区别见表1)。然而,我们认为,这种人为对财务合并与管理合并进行切分,使其各自为战的认识和做法,已经成为限制管理合并应用范围和价值发挥的主要原因。

undefined

站在使用者的角度,一方面,无论是财务合并还是管理合并,其数据均应为企业的真实数据,数据结果不应存在重大差异。但在实务中,很多企业通常是同一套底层数据、两班人马、两个规则,数据在客观上存在差异,结果可想而知。而多数情况下,我们难以对这些差异进行解释,即使解释也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另一方面,财务合并在编制中规则严谨,且经过审计师的审计,数据质量更高,更具可信度。而管理合并根据内部管理的需求而编制,且无须经过审计师审计,一旦与财务合并差异较大,数据准确性就容易遭到质疑。两类报告中存在的数据差异,极大地削弱了管理合并的可靠性与可用性。财务合并的规范性、准确性和管理合并的业务性、指导性需要有机融合,以更好地满足内外部的要求。

实现财务合并与管理合并的融合趋同,是会计学发展的大势所趋。

从理论上来说,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作为会计学的两大分支,均服务于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财务会计是企业从提高经济效益的角度对已完成的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系统的核算与监督的经济管理活动;而管理会计是指会计人员通过一系列专门方法,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及其他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报告,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规划与控制的一种会计类型。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有融合的基础:其一,两者研究的对象一致,即企业的经营活动,在企业发展中,财务会计从资金运转的角度,管理会计从各部门协调发展的角度,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数据信息进行收集与整合,从而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必要依据。其二,两者的信息来源是一致的。在信息技术不断应用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背景下,无论是财务会计还是管理会计,其收集经济活动信息的过程,都是建立在一定的信息管理系统之上,这为二者的信息融合与交流提供了便利。

从实务上来看,财务合并和管理合并关注的数据有高度的一致性,两报融合有利于对数据的综合利用。一方面,财务合并的编制者需要基于对业务信息的了解才能更准确地进行账务处理和信息披露。例如,编制者需要了解BU经营状态、区域、产品、业务类别等业务信息才能编制出合规的分部报告。同时,编制者还要了解应收款项所涉及项目的状态、区域、责任部门、客户、客户资信等情况,才能对应收账款做出科学的风险评估,继而完成坏账计提和相关账务处理。另一方面,管理合并的使用者在关注经营信息的同时,也会对收入、利润、回款等财务经营的主要信息给予直接关注。

总体而言,尽管财务合并和管理合并的关注方向各有侧重,但对数据的总体需求一致。基于先进的信息系统,财务数据在被赋予管理属性的维度后,既可以满足外部机构对财务数据的需求,也可以满足内部机构对经营分析数据的需要。

三、管财融合对信息技术的要求

当然,两报融合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信息系统应该功能灵活、易于扩展

传统财务报告往往以法人或者核算主体为报告组织框架,财务报告主表及附注为主要报告展开,格式的要求相对规范一致,合并规则遵循合并准则,相对固化。而管理报告组织可以为法人、核算主体亦可以为事业部、产品线、区域等多维属性;报告重点关注的内容可以为收入、利润或者增长率等各类指标。管理规则根据企业内部的管理诉求来制定。通常来说,管理合并的计算模型经常要根据企业管理、经营的思路进行调整,对模型的灵活度和可持续扩展的能力要求很高。因而对软件产品功能的灵活性、可扩展性、计算能力以及计算模型维护的便利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大数据量下的计算性能

 财务合并数据口径通常较粗,数据量有限。以收入披露为例,通常按法人、按分部报告等较粗的数据口径进行披露;从数据来源来看,主要从ERP总账模块取科目余额相关数据,数据量相对可控。而管理口径通常需要更细的口径,如需要分析客户、渠道、产品型号等更多的信息,基础数据量会比较庞大。在多维数据模型中,数据量级随着维度的增加呈几何倍级增长,对大数据量计算和处理的性能要求将更高。

四、多维内存计算为两报融合提供了技术支撑

20世纪90年代到2010年,多维数据库技术在成功的管理会计应用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OLAP的多维数据库技术,面向的是业务分析人员。

从报告建模的角度看,多维数据库可预先为用户组建多维的数据模型。例如对销售数据的分析,会计期间、产品类别、渠道、区域、客户都是维度。用维度对数据进行描述和存储,用户可以快速地从各个分析角度获取数据,也能动态的在各个角度之间切换或者进行多角度综合分析,具有极大的分析灵活性。

从计算规则实现机制上看,多维数据库可以由分析人员用多维表达式,编写计算公式和计算脚本。 

近年来进入数据爆炸的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后,成熟企业的管理会计应用的数据量急剧增长,数据的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传统的多维架构面临较大的挑战。随着内容芯片容量不断提升、成本不断下降,内存计算正在很多大数据量计算领域广泛应用。国内外主流的管理会计厂商已经将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迁移到内存计算平台中。基于内存计算的多维数据库,可以利用普通的PC服务器,在3秒钟内处理上亿个单元格的数据汇总。随着内存计算技术的进步,管理会计系统未来对数据处理的频度和速度将不断加快。管理会计的报告的频率,正在从过去以年、季度为基础,快速向以月、周、日甚至实时演进。

......

本文为付费文章,更多精彩内容可付费(¥2.00 )查看!
本文为付费文章,更多精彩内容可付费查看!
立即购买
本文为付费文章 您已购买成功!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