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借壳上市动因及短期绩效分析——基于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背景下的多案例研究

冯来强 、杨飏 案例 2024-08-05

一、引言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党执政兴国的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2020年3月,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提升国企改革成效,发挥国企在科技创新等方面的“领头羊”作用,以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民生的战略性作用。2020年6月,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加快国企重组改革步伐,增强国有经济“五力”。在此背景下,2020—2022年间全国国有企业掀起新一轮改革热潮,一大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重组,推动资源向优质企业和产业聚集。部分经营效益良好的国有企业期望通过上市来增强企业经济实力,基于中国企业上市资格稀缺的背景,借壳上市往往成为企业臻选的境内上市路径。研究表明当借壳方为国有企业时,借壳上市后的存活概率较非国有企业更高(崔丽花 等,2020)。

那么,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背景下国企借壳上市的业绩表现和市场反应如何?又应该如何理解借壳上市的动机及上市前后的绩效变化?为回答上述问题,本文以2020—2022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时间为基准,寻找该期间公司董事会首次审议通过借壳上市方案的多个国企借壳上市公司成功实现上市的案例作为研究对象,最终选择上海外服借壳强生控股、北方铜业借壳南风化工、易普力借壳南岭民爆、华锡有色借壳南宁化工共四起案例展开研究。研究内容包括案例公司借壳上市的过程、动因和短期绩效,以期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利用资本市场推进高质量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提供可借鉴的范式。

本文的研究贡献有:(1)通过国企借壳上市多案例研究,发现国企借壳上市更多的是出于融资需求而非盈利动机。其短期绩效在盈利能力方面表现较差,在融资能力、创新投入、市场占有率和管理协同等方面表现较好,打破了相关文献中认为借壳上市绩效表现要么好、要么不好的刻板印象。(2)在市场反应剖析中,发现借壳方有IPO失败经历,且壳公司存在退市风险警示的,其股票价值变动较小;借壳方没有IPO失败经历,且壳公司重组前未出现退市风险警示的,其股票价值显著上涨,该发现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摘自《管理会计研究》2024那年第4期,购买纸质刊请点击本链接至微店购买

......

本文为付费文章,更多精彩内容可付费(¥3.00 )查看!
本文为付费文章,更多精彩内容可付费查看!
立即购买
本文为付费文章 您已购买成功!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