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与高管激励
一、引言
2 0 2 0 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们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因此,对精准扶贫工作的研究和经验总结有利于乡村振兴工作的顺利开展。不同于慈善捐赠等传统社会责任,精准扶贫实现了由“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帮扶的转变(甄红线 等,2021)。上市公司参与精准扶贫工作不仅可以培育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动能,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而且能够将扶贫工作与自身战略规划相结合,提升公司业绩和价值,实现社会福利与自身利益的一致性。
本文以2 016—2 019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参与精准扶贫对高管激励的影响。研究发现,相较于未参与精准扶贫的公司,参与精准扶贫的公司高管薪酬水平更高。在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和Heckman两阶段估计法缓解潜在的内生性问题以及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在机制检验中,本文发现精准扶贫影响高管薪酬的机制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参与精准扶贫能够提升公司经营业绩,从而提高高管薪酬水平;第二,参与精准扶贫有助于提高董事会对高管的主观业绩评价,从而增加高管薪酬。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于民营企业,精准扶贫与高管薪酬的正相关关系在国有企业中较弱。对国有企业而言,参与精准扶贫会提高其高管政治晋升的可能性。此结果表明,在国有企业中,政治晋升这种隐性激励能够发挥对薪酬显性激励的替代作用。
本文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本文发现上市公司参与精准扶贫影响高管激励,并进一步探讨了影响机制,丰富了高管激励的相关研究,拓展了对上市公司参与精准扶贫经济后果的认识。这为企业激励高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制定和实施符合时代发展的战略决策提供了现实指导。其次,本文的研究结果从高管激励的角度,区分了高管参与精准扶贫和传统社会责任过程中的不同动机,也反映出精准扶贫与慈善捐赠等传统社会责任在促进企业发展方面具有本质差异。已有文献发现,慈善捐赠可能是以企业业绩和股东价值为代价,以完成政府目标或实现高管私利为目的的一种工具,因而可能成为高管推卸业绩下滑责任以及薪酬辩护的借口(张敏等,2013;王新等,2015)。然而,本文发现精准扶贫提升高管薪酬的机制是促进企业自身的经营与发展,说明企业参与精准扶贫能够实现社会效益、公司效益与高管个人利益三者之间的统一,是一种战略性社会责任履行(吉利等,2018)。再次,本文基于高管激励的角度,发现股东关注和重视企业精准扶贫工作,并在企业取得良好扶贫绩效时给予高管更高的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这从企业所有者的视角揭示了精准扶贫对企业自身发展和价值提升的积极意义。
本文接下来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为文献回顾、理论分析与假设推导;第三部分为研究设计;第四部分为实证结果与分析;第五部分为稳健性检验;第六部分为机制检验;第七部分为进一步检验;第八部分为研究结论与启示。
本文摘自《管理会计研究》2024那年第3期,购买纸质刊请点击本链接至微店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