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价研究 ——以金融基础设施开发类信息化项目为例
一、引言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统筹监管金融基础设施工作方案》,我国金融基础设施统筹监管范围包括金融资产登记托管系统、清算结算系统、交易设施、交易报告库、重要支付系统、基础征信系统六类设施及其运营机构。金融基础设施在金融市场运行中居于枢纽地位,信息化建设是推动金融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担负着保障金融市场稳健高效运行的重要职责。不同于一般的行政单位或企业,金融基础设施的信息化建设,特别是开发类信息化项目,具有社会影响大、建设周期长、资金投入大、建设难度高等突出特点。如何以绩效评价为抓手,规避信息化项目可能存在的进度超预期、投入超预算、开发质量低下等建设风险,对加强我国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立项、实施、产出、发展4个维度设计了33个绩效评价指标,分析了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在绩效评价中的应用,并将绩效评价及其结果应用细化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分别进行阐述。
二、国内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价研究概况
按照John M.Ivancevich给出的定义,绩效管理(Performance Management,PM)是企业的管理者与监督者促使员工与企业战略目标相一致的过程。绩效评价(Performance Evaluation,PE)是绩效管理的技术手段,通过运用一定的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及评价标准,对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所安排预算的执行结果所进行的综合评价。
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价是绩效评价在信息化项目中的应用,以增强信息化项目与单位战略发展目标的一致性。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价进行了初步探索,从研究成果看,信息化项目的行业差异较大,国内学者对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价研究主要分行业开展。李文全 等(2021)针对高校信息化项目建设特点,从项目立项、项目过程、项目成效、项目发展4个维度设计了15个评价指标,提出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解决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问题,模糊综合评价法(Fuzzy Comprehension Evaluation Method,FCE)解决评价指标难以量化的问题。潘玲(2018)分析了公益类科技情报(信息)机构未建立绩效评价制度、简单套用一般科研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而缺乏适用性的现状,基于平衡计分卡,从客户、内部业务流程、财务、学习与成长4个维度设计了30个评价指标,采取专家打分的方式为评价指标赋权。陈莉 等(2012)针对电力信息化项目实施范围广、投资巨大、无形资产增值在评价中难以体现等难点,从投入和输出两个维度设计了9个评价指标,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对电力系统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
本文由《管理会计研究》22年第6期刊登,全文出刊后发布,购买纸刊请点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