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升级与人力资本激励 ——从员工持股计划和高管股权激励基本事实中的洞见

王小玫 董雅浩 邓博夫 案例 2022-11-28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经济正在经历由高速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孙伟增 等,2022)。面对国际复杂的竞争环境,要成功实现产业升级,亟须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匹配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人力资本积累与优化是企业发展、经济增长的有效动力,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开展了针对高管或员工的创新激励机制,主要体现在以股权激励为主要方式的长期性创新激励方式,员工持股计划或高管股权激励有助于实现企业与人力资本的激励相容,缓解委托代理问题,从而激励长期性的创新活动,助力产业转型升级(邢雪,2018;董雅浩 等,2022;王斌 等,2022)。

2014年,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后,我国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逐步走向规范和成熟实施的阶段。企业人力资本激励呈现员工持股计划与高管股权激励并存的局面。值得关注的问题是,随着我国企业产业转型升级压力的不断增加,人力资本激励的重点将会向何种方式倾斜。根据本文的数据统计,A股上市公司每年实施或存在股权激励的公司占比在2021年已增长至30%以上,而实施或存在员工持股计划的企业数量占比2017年就开始有所下滑,近三年来均不足10%。

本文旨在对当前员工持股计划在中国的实施现状和设计特点进行详细的描绘,同时对比高管股权激励的实施要点,总结分析两者的不同特征。一方面,有助于厘清员工持股计划与高管股权激励的实施区别,明晰不同人力资本激励方式的内在差异;另一方面,基于产业升级压力的现实背景,探索上市公司人力资本积累方式演变的宏观影响因素,针对性地分析总结中国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特征,为上市公司人力资本激励设计与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的后续安排如下:第二部分对中国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和高管股权激励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并对两者的制度背景进行梳理;第三部分对中国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的现状以及方案设计特点进行描述性统计并分析,并和高管股权激励的实施要点进行对比;第四部分对本文进行总结。



本文由《管理会计研究》22年第6期刊登,全文出刊后发布,购买纸刊请点击


......

本文为付费文章,更多精彩内容可付费(¥2.99 )查看!
本文为付费文章,更多精彩内容可付费查看!
立即购买
本文为付费文章 您已购买成功!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