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区块链技术构建“智慧账本”平台 ——基于国网安徽电力光伏扶贫补助资金管控的案例实践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政府极力推进光伏扶贫清洁环保工作,彰显“绿色发展”新理念,成为创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式的有效途径,并取得了较好的综合效益。2013年,安徽开创全国先河,在合肥市率先实施光伏扶贫,把光伏推广应用与扶贫相结合,实现“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2014年初,安徽在大别山革命老区的金寨县启动了“光伏扶贫惠千家”项目,首次将光伏电站引入扶贫领域。2014年11月,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办决定自2015年在全国六省实施光伏扶贫试点工作,安徽成为首批光伏扶贫试点省份之一,开始大力发展光伏扶贫。
党的十九大将脱贫攻坚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简称“安徽电力”)高度重视光伏扶贫项目结算工作,率先在全国建立补助资金转付机制,明确职责边界,强化政企协同,严格过程监管,确保资金转付及时、规范。截至2021年4月,安徽电力在全省共推行6.7万个光伏扶贫项目,装机规模199.02万千瓦,受益对象47万户,电网企业累计转付收入结转机构扶贫补助资金41.64亿元。
从上可看出,安徽光伏扶贫结算工作所取得的成效显著。但受制于信息技术条件、各主体流程不协同等方面的影响,安徽光伏扶贫补助资金管控仍然存在全省缺乏统一的数据库、各方互信“成本高”,目录信息对应关系复杂、精准识别“匹配难”,资金申报线下多方签、资金申报“周期长”,各方管理链条没有闭环、扶贫信息“不对称”,扶贫大数据未充分挖掘、价值增值“有短板”等诸多问题。为确保把光伏扶贫这件惠民生、办实事的阳光工程抓紧、抓实、抓好,安徽电力2020年初提出充分应用新技术手段,重点是采用区块链技术和智慧财务管控理念,建设了安徽光伏扶贫补助资金“智慧账本”平台。本文对此案例进行介绍与分析,也希望对其他企业应用区块链技术及其管理实践有多方启示。
二、区块链技术应用背景和系统建设框架
(一)区块链技术特征
区块链的概念源于数字货币。广义上区块链技术是使用块链数据结构来验证和存储数据,使用分布式节点公式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使用加密技术来确保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性,并使用自动化脚本代码的一种新的分布式技术架构及由智能合约组成的计算范式。区块链的特点是去中心化、去信任、开放性、匿名性和可编程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