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会计师的管理会计技能重塑:基于新时代的思考

周厚杰 理论前沿 2021-03-02

【摘要】本文在新时代社会发展的背景下,讨论了总会计师的技能变革与提升,以及总会计师管理会计技能的内涵,并对总会计师在实践中推进管理会计的路径进行了探究。 


一、问题的提出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当今中国已经全方位迈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新时代呼唤新的伟大理论,包括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的相关理论。总会计师是关乎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一支越来越重要的队伍。社会发展的主旨与企业面临的新环境赋予了总会计师新的使命与期待。他们的工作职责与任职技能也必须顺势转型升级。本文聚焦在党的十九大以后的新时期中,社会发展对总会计师任职技能的要求与创新升级。当然,总会计师的能力与素质是全方位的,本文主要讨论总会计师的管理会计执业定位与技能素养。

二、总会计师的管理会计技能

从改革开放以来的法律与制度来看,我国企业的总会计师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1985年颁布实施的《会计法》。《会计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设置总会计师的要求,使得企业总会计师设立有法可依,从而大大推动了我国企业总会计师制度的发展。随之,各类相关制度与要求相继出台,并呈现不断深化之势。

2006年5月,国务院国资委颁布实施的《中央企业总会计师工作职责管理暂行办法》担任企业总会计师应当具备的条件:“熟悉国家财经法规、财务会计制度,以及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熟悉企业所属行业基本业务,具备较强组织领导能力,以及较强的财务管理能力、资本运作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

2008年12月,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实施了《保险公司财务负责人任职资格管理规定》,其中对保险公司财务负责人任职资格管理进行了详细规定,它包括:保险公司财务负责人是保险公司负责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等企业价值管理活动的总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保险公司任命财务负责人采用核准制,未经中国保监会核准,不得以任何形式任命。规定明确了财务负责人履行下列职责:负责会计核算和编制财务报告,建立和维护与财务报告有关的内部控制体系,负责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负责财务管理,包括预算管理、成本控制、资金调度、收益分配、经营绩效评估等;负责或者参与风险管理和偿付能力管理;参与战略规划等重大经营管理活动;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有关监管规定,审核、签署对外披露的有关数据和报告;中国保监会规定以及依法应当履行的其他职责。

2011年《中国总会计师条例》(修正版)明确了总会计师的职责:编制和执行预算、财务收支计划、信贷计划,拟订资金筹措和使用方案,开辟财源,有效使用资金;进行成本费用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督促本单位降低消耗、节约费用、提高经济效益;建立、健全经济核算制度,利用财务信息资料进行经济活动分析等。

2018年7月,中国总会计师协会颁布了《中国管理会计职业能力框架(讨论稿)》。该框架区分初级、中级和高级三级管理会计人员。这三类管理会计人员应该具备不同程度的:1.专业能力,具体包括财务会计能力、统筹管理能力(战略管理能力、预算管理能力、成本管理能力、运营管理能力、绩效管理能力、投融资能力与风险防控能力)。2.辅助能力,具体包括开拓创新能力(信息技术能力、管理会计方法工具创新)、协调领导能力(人际关系、团队建设、领导力)、职业道德等。这一能力框架,应该是我国关于管理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最完整的提炼。

实践中,公司对总会计师的定位各不相同。某家央企招聘其关键控股子公司的总会计师时,对其岗位职责要求是协助董事长、总经理分管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组织执行国家有关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具体包括:1.负责财务管控和内部管理制度、办法、细则的制定、贯彻、修订、完善。2.负责拟订企业年度财务预算方案、企业投融资计划。3.负责企业会计信息的管理监督,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合法。4.负责企业成本控制体系的建立及有效运行。5.负责所属各单位财务关系的协调及财务纠纷处理。6.组织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对经营活动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监督。7.负责财务信息化、财会人员队伍建设工作。而对其职位要求包括:1.熟悉国家财经法规、财务会计制度,以及国有资产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和金融市场运行规则,熟悉并掌握相关专业理论知识。2.有企业资本运营和投融资管理经验,从事财务会计等相关工作时间累积不少于8年。3.具有相关单位(与应聘单位层级一致或规模类似)的财务会计等部门“正职”三年以上工作经历,未满三年的应具有“正职+副职”五年以上工作经历。4.具有注册会计师、注册内部审计师等职业资格,或者具有高级会计师、高级审计师等专业技术任职资格。

通过上述法规和企业实践,本文认为,中国总会计师的能力与任职要求始终聚焦在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合规管理、财务分析等。这些要求在内容上是全方位的,凸显了各种能力与职责的整合,强调他们的会计信息、财务分析、内部控制的责任等。

然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现有制度对总会计师任职能力中管理会计技能的缺失是显而易见的,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总会计师的社会认知

在较长时间里,全社会把会计师包括总会计师定位于“账房先生”,主要负责记账、算账、报账。所以,对总会计师的要求集中在“不做假账”这类财务会计的职业要求上。后来又补充了“内部控制”和“合规”等制度性要求。这是因为社会对会计的认识局限在经济核算和财务会计这一传统认知上。由于这种认知欠缺,管理会计的执业要求基本上排除在总会计师责任范围内。

(二)总会计师在企业内部的地位

受制于传统体制与现有机制的多重影响,许多大中型国有企业的总会计师并没有获取应有的地位。众所周知,企业董事会属于决策机构,高管层属于执行层级。在实践中,总会计师一般不是公司董事会的成员。至于总会计师是否属于公司高管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不是企业高管的总会计师,在企业内部肯定就会陷入“无位不能为”的尴尬局面。

(三)总会计师执业技能

由于现有各类对总会计师的任职条件与责任的要求,偏重于在财务会计、财务融资、企业内部控制与税务管理等这些“基础性”“技术性”很强的事宜,其执业能力要显得很“硬性”。相应的是,管理会计议题都涉及企业战略规划、内部资源配置、供应链管理、业务发展与管理后台等“战略性”“软能力”,需要总会计师很精通业务、善于内部沟通。管理会计重在“决策、组织、协调、沟通”,这类“软性”能力低下一直是中国总会计师执业素质的短板。

三、新时代下总会计师的管理会计技能重塑

从组织内部而言,管理会计关乎公司治理、战略规划、资源配置、竞争能力、组织控制、业绩评价、薪酬激励、价值链梳理与文化引导等具体议题,主张通过管理会计相关工具推进各类组织的价值提升。但是,管理会计主导的经营决策与管控,必须不断应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本文认为,自从党的十九大以来,这些外部环境变化至少包括:

(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表明在新时代中,企业既要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高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又要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确保社会公平和正义。

(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包括全球治理观、“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有利于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的新理念、新倡议、新方案。

(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从专业理论上说,习总书记的这句重要指示涉及的问题是个特别标准的管理会计议题。这段讲话有两个关键词 ,即“预算制度”和 “绩效管理”。这无疑是管理会计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两个议题。

(四)2018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要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重点在“破”、“立”、“降”上下功夫。大力破除无效供给,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推动化解过剩产能;大力培育新动能,强化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企业,积极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大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继续清理涉企收费,加大对乱收费的查处和整治力度,深化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等行业改革,降低用能、物流成本。要体现落实国资委对央企转型发展新要求,实现公司价值创造。旨在落实公司战略规划、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营运绩效、强化风险控制、推动公司战略实现。

(五)从2018年全国财经工作的政策重点,可以清晰地看出党中央关于宏观经济的各项布局,持续落实“三去一降一补”;稳中求进,防范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要体现落实房地产行业监管要求,回归金融本原,充分发挥预算制度对经济社会的保障和化解风险的功能。

(六)国资委2018年央企考核分配工作会议,特别强调要做好6个方面重点工作。积极确定高质量经营发展目标;全面完善工资总额管理制度体系;不断健全中长期激励机制;深入推动分类考核分配工作;加快推进企业内部3项制度改革;持续提升考核分配对标管理水平。

(七)2018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的指导意见》从总体要求、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体制、优化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制度、促进国有金融机构持续健康经营、加强党对国有金融机构的领导。核心要求是健全国有金融资本基础管理制度。具体要求包括:建立健全流程、全覆盖的国有金融资本基础管理体系;落实国有金融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制度;严格国有金融资本经营绩效考核制度;健全国有金融机构薪酬管理制度。

不可否认,中国社会各方面尤其是政治经济发展到今天,企业管理会计的应用情景变化巨大。而且,上述回顾的内容只是关乎新时代管理会计发展的一部分场景。但是,这些新制度与新政策的要点,已经成为中国企业正在着力践行与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这些内容无一不关乎管理会计的职能渗透与工作切换。

新的时代赋予了传统管理会计体系新的内涵、职能与责任,必然需要重新解读“总会计师”的执业技能。本文认为,新时代中国总会计师必须着力培育与提高以下六项技能。

(一)必须牢记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强化党绝对领导,毫不动摇地明确政治站位与依法合规履职理财。总会计师要始终明确组织赋予的政治地位、组织地位和专业地位,时刻牢记依法合规经营意识,凡是重大财务决策事项必须将党委决策前置于公司治理机制,发挥好国有资产守卫者的作用,做政治上过硬的企业管理者。总会计师在企业履职全过程中,要推动全党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大力弘扬实事求是的学风,切实提高推动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坚定自觉地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二)总会计师必须立足国家战略,夯实企业战略规划与经营方针,持续提炼战略谋划能力。总会计师在推进管理会计创新,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全面绩效管理时,必须按照审慎的原则,加强企业现金流量管理,实事求是地制定预算制度,既重“融资”又要重“用资”。把资金用在主业发展上,用在技术进步上,用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切勿跟风乱投资。

(三)总会计师要从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到高质量增长的高度,强化资源筹划与配置能力。总会计师应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和各方积极性,加大创新投入,努力补齐创新短板。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开展基础性、关键性、前沿性创新研究,提高企业对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行动能力和参与度。

(四)总会计师要从国家经济安全与企业财务安全的高度,着力提炼各类风险预警与预防能力。总会计师要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在实际工作中,要积极适应新常态,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会计师要始终牢记风险意识,做好企业现金流量动态分析,不断加强企业资产负责管理,对于任意加杠杆扩大再生产的行为要约束。这种约束是一种规矩,必须带有刚性。

(五)总会计师要从企业价值创造出发,强化以预算与绩效管理为重心的企业制度体系的设计能力。“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运用管理会计衡量企业绩效,总会计师从价值链着手,在财务和非财务指标之间有效平衡,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公司绩效。结合本企业实际紧紧抓住预算与绩效这个牛鼻子,不断完善符合实际的预算与绩效相关制度,完善企业制度体系的设计能力,是总会计师实施战略财务管控的重要内容。标准科学是预算管理的重点,就是要求企业在设置经营发展核心指标时各项核心指标必须有标准。规范透明是现代预算管理利器,让重大预算安排置于规范透明的阳光之下,公开、公平、公正,接受监督。在实际工作中,全面预算管理和全面绩效管理是一个动态管理的过程。建立预算执行后评价机制,减少预算工作的随意性,就能极大地提高预算管理的主动性。

(六)总会计师要牢记创新发展,终身学习,永葆组织管理创新能力。总会计师应不断学习新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物联网等这些直接涉及管理会计系统的新技术。总会计师要崇尚业财融合,必须引入信息技术革新、大数据、云计算、商业智能等更新管理会计系统的内容与功效。构建管理会计决策与分析的“界面交互”平台,充分开发大数据与智能财务体系。从管理需求出发,归集组织、产品、客户、渠道、营销案、重点成本等维度的投入产出数据,搭建分析模型并产出管理报表,实现组织、产品、客户、渠道、营销案、重点成本等维度的投入产出评价。

......

本文为付费文章,更多精彩内容可付费(¥2.99 )查看!
本文为付费文章,更多精彩内容可付费查看!
立即购买
本文为付费文章 您已购买成功!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