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下的现金流管理——CMAS抗疫专题之二

管理会计研究 理论前沿 2021-01-04

在此次新冠疫情危机应对和复工复产的大背景下,各行各业财务系统和财会团队临危受命,创新工作思路和变革管理模式,在企业防控风险与复工复产等方面发挥了功不可没的作用。《管理会计研究》作为一本立足理论探索、实操创新的专业期刊,因时顺势,特别策划“疫情中中国企业财务部的特别行动”笔谈文章。本次征稿基于企业在具体议题、行业、地域、企业产权性质、经营规模等方面多样性的原则进行话题设置,以求尽可能全方位地呈现疫情中中国企业财务部的具体行动和实操要点。我们将分为五期为大家呈现,本篇内容为第二期:疫情之下的企业现金流管理。

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财务总部部长张树强

面对突发疫情,本集团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牢牢筑起资金管理“三道防线”。

一是定基调。在全集团印发了疫情期间集团财务工作指导意见,明确要求“稳字当头、现金为王,实施从紧财务战略”,以财务资源存量封顶倒逼业务单位压占用、控投资、降成本。

二是练内功。开展了集团内全级次财务资金风险大检查,聚焦资金安全与支付管理风险,针对银行账户、资金支付、融资担保等内控关键点,堵漏洞、扫盲点、补缺陷,切实推动管理提升。

三是抓监管。制订了疫情期间资金特别监管方案,明确资金特别监管企业清单,清银行账户、抓资金集中、收审批权限、控占用总量,实现全级次境内外资金可视可监控。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部部长王大伟

本集团财务系统对疫情带来的严峻形势十分敏感,疫情发生后快速制定了《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指导意见》,其中特别强调对企业现金流的动态管控。通过强化宣传,让所属单位特别是企业负责人深刻认识到稳定充足的现金流是企业应对危机的第一保证。同时,集团强力打出优化现金流的组合拳:非生产经营性支出一律暂停,对成本费用逐项制定压降目标,运用法律诉讼等手段集中清理处置风险“两金”,利用金融支持政策开展贷款置换、降低资金成本等。最重要的是以疫情应对为契机全面升级资金管控的信息化工具,开发应用两个重量级系统:一是全级次单位营业收入与现金流按日监控系统,企业负责人可以据此随时知悉收入和资金状况,对经营活动做出相应调整;二是全级次单位资金在线集中管控系统,并通过系统的刚性管控,首次实现全集团账户、结算的集中管控和资金运行的在线监控,以及不合理支出的实时事前预警。今年上半年本集团的经营活动现金流较上年同期明显优化,财务上应对疫情成效明显。

国药集团国际医药卫生公司财务部总经理李光发

在疫情期间,本公司财务部特别综合考虑防疫物资价格上涨、供应时效性要求高、供应任务公益性及经济性等,财务管控适应多目标、应急管理等,在资金结算、物资采购、风险防范方面分别创新管控模式:一是利用即时聊天工具提升沟通效率,确保防疫工作高效推进。二是在资金结算过程中,在集团“防疫专项资金”支持的基础上,利用央行防疫期间24小时开放结算的条件,执行“集中调拨,统一支付”管控方案,首先将所属除医疗机构以外的各级公司人民币资金通过已有的“多银行现金管理系统”集中,再通过“跨境资金池系统”实现海外各网点外币资金集中,相关资金收付建立微信审批群,根据权限及时完成资金收付审批,实现境内外、本外币、24小时不间断收付。三是在防疫物资采购过程中,执行“统谈分采”的采购模式,克服物资货源紧张情况下,采购需求量不平衡、采购主体多头造成采购成本不可控的管理难点。将防疫物资划分为不同的品类,针对同一供应商由一个业务部门以公司整体采购量进行价格磋商,降低采购成本,每日定点将采购询比价情况集中反馈,供各成员单位参照执行,分别采购。四是将产品质量风险防范放在首位,所有防疫采购物资聘用第三方在出厂前、出库前、出口前进行全方位检验,有效地控制了质量风险的发生;同时,针对出口防疫物资,为防止境外恶意诉讼,通过与保险公司洽商,对所有防疫物资加投涵盖错误使用、质量缺陷、诉讼理赔的产品质量保险,有效地转移部分风险。

德国赫因道夫集团副总裁兼财务总监张志军

本集团在抗击疫情中采取了以下措施:①快速导入“互联网+”的办公模式。企业财务人员工在家“云办公”、在线沟通协调等,实现了公司从采购到销售及财务监督的一条龙在线服务。②线上融资审批。利用资金管理系统和网络办公系统进行线上金融业务对接。财务部及时预估疫情持续时限将给企业带来的困难程度,紧盯资金链,确保资金链安全,对企业收入及现金流的影响做出预判和预案。积极寻求和整合各方资源,使企业既应对了危机,也获得了更大的持续发展的动能。


......

本文为付费文章,更多精彩内容可付费()查看!
本文为付费文章,更多精彩内容可付费查看!
立即购买
本文为付费文章 您已购买成功!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