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研究的相关性与可靠性,兼论管理会计学者的任务 (下)
编者按:文章前半部分会计研究的相关性与可靠性,兼论管理会计学者的任务(上)着重介绍了会计研究的相关性与可靠性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那么,中国学者应该怎么做呢?
一个建议
如何更好地推进会计研究的相关性与可靠性呢?在现有制度安排下,可以有两种做法:一是争取让更多的中国学者成为国际期刊编委⑥ ,从而提高国际期刊对于中国问题的关注;二是办好中文期刊,从而使在中文期刊发表就能代表中国问题研究的最高水平。
除此之外,我的一个建议是成立专门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由学术界、政策制定者、实务界组成,定期罗列出目前至关重要的若干会计重大问题,鼓励学术界组织团队对这些重要问题进行攻关,同时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将各个团队的研究结论在这个平台上进行展示、交流,共同推动解决这些重要学术命题。例如,《自然》杂志曾经列出了十大社会科学问题,部分议题如下。
(1)如何引导人们更关注自身健康?
(2)如何创建更有效、更具韧性的社会组织?
(3 )人类如何提高集体智慧?
(4)如何整合个体掌握的信息来做出最佳决策?
(5)如何理解人们创造和表达知识的能力?
(6)为什么许多女性员工的收入仍然低于男性员工?
(7)如何应对黑天鹅事件?
这些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极为重要的问题。如果能够组织大量学术资源聚焦于这些关键性问题进行攻关,假以时日,一定能够产生出富有价值的洞见和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不仅极大推动有关学科的发展,而且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将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
受此启发,我们也不妨列出若干重要的会计问题,例如:
(1)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提升会计工作绩效?
(2)如何抑制财务舞弊?
(3)如何有效提高人们的财商(financial literacy)?
(4)如何修订会计准则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5)如何通过政府会计改革增强地方政府的负责任性?
(6)如何分摊间接成本能够更好实现部门目标与企业整体目标的一致性?
当然,目前我国的社科基金和自然科学基金在研究议题设定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但未来可以更多吸纳实务界的意见,并增强各个课题组研究结论的可比性。为此,首先,应清晰界定所要研究的会计问题内涵和拟达到的研究目标,使得不同的解决方案能够在同一个框架下展开讨论。同时,我们需要清晰界定拟达到的研究目标,从而引导学术研究资源的攻关方向,并可在同一标准尺度下对研究进展加以评价。
其次,要能找到有效的方法来评估不同解决方案的相对绩效,并在可比基础上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迭代更新,从而不断趋近对重要问题解决方案的认识。当然,为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找到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不太容易。然而,如果我们能够清晰界定研究问题的内涵和研究目标,那么,总是可以找到一个合理的评价指标,对有关研究成果做出合适评价。例如,我们拟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对财务舞弊的预测能力,那么,我们可以通过评判不同模型对财务舞弊的预测效果,从而选择出最为合适的预测模型。
管理会计学者的任务:从勾稽关系到因果关系
对于管理会计学者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说是最好的时代,是因为大数据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获得以前无法想象的大样本数据。例如,我们在一家互联网企业中调研发现,这家企业采集了消费者在他们应用程序(APP)上的几乎每个动作。这种数据量在过去是几乎无法想象的。说是最坏的时代,是因为面对如此海量的数据,管理会计学者相比于其他领域的研究人员,特别是统计专家和信息技术专家,并无任何竞争优势,甚至处于竞争劣势。虽然会计主要是处理信息和数据,但不少企业的数据专家并非来自会计背景的人员。
会计往何处去?更具体而言,管理会计往何处去?据我观察,会计处理要从重视勾稽关系分析转向因果关系分析⑦。我们现在的会计教育与实践,侧重于会计科目的勾稽关系处理。勾稽关系本质上属于对经营活动的分类问题,例如哪些支出应属于投资,哪些应属于费用,哪些应属于管理费用,哪些应属于生产成本,等等。勾稽关系是否重要?当然重要。但在当前环境下,更重要的是因果关系,即我们不仅想知道哪些支出应该归类为本期费用,我们更希望了解到这些支出为何发生,是否合理,如何才能控制不必要的支出,等等。要想回答这些问题,必须进一步了解经济活动之间的因果关系。例如,对于企业发生的产品售后维修费,传统会计主要关注这些费用如何确认、计量和报告。但这些信息对于企业控制维修费是远远不够的,企业管理者更希望了解的是:哪些因素导致维修费增减变化?如何才能控制维修费的不合理增长?从因果关系来看,维修费的驱动因素可以分解为销量、每单位销售量每年的故障率、每次故障的平均维修费、保修年限等。了解了这些成本驱动因素,我们就能够更好地剖析维修费变化背后的动因。假如维修费增长源于销量上升,那么这种费用增加就属于合理因素。但如果源于故障率上升,那么就需要检查生产和采购环节是否存在问题。这种动因分析,有助于我们改进商业决策。例如,保修年限既是成本动因(延长保修年限会导致维修成本上升),也是收入动因(延长保修年限可以带动销售增长),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对比保修年限延长对于收入的贡献和对于成本的影响,来决定是否延长保修年限。
从勾稽关系研究转向因果关系研究,是管理会计学者当前迫切的命题。首先,随着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勾稽关系工作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由机器取代了。其次,大数据的发展,为会计学者提供了海量的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为会计学者展开因果关系分析提供了数据条件。与数据专家相比,管理会计学者或许在数据分析技术上存在一定的劣势。然而,管理会计学者的优势在于能够更好地将非财务数据与财务数据相结合,能够更好地分析业务活动的财务后果,而这种从财务角度看业务的视角是企业经营决策尤为需要的能力。会计学者过去数十年的数量分析能力的训练,为我们开展因果关系分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果管理会计学者能够深入企业实践,利用企业内部生成的海量的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识别经营活动之间的因果联系,并在此基础上优化企业经营决策,相信无论是管理会计研究的相关性还是可靠性,都会得到极大地提升。
......